“哈哈哈,哈哈!
听说你沈眉庄进宫是带了六万两银票,听说你沈家在山东那就是个土皇帝,听说你们沈家在山东,只府里的死契的下人就是五百多。
而且但凡下人到了你们沈府,除非死,那是出不去你们沈府的。
呵呵,你们沈府的规矩可是凌驾于皇家啊。
皇家伺候的宫女到了二十五岁还准许回家呢,侍卫也准许调岗或辞职,就是太监,如果哪个愿意,打了报告上去,皇家仁慈,也会放走他们。
你们沈家可了不得。
那些自愿的、非自愿的、被哄骗进去的下人,一进沈家就永远不允许出来。
包括他们的子子孙孙。
现在那五百多死契的下人,估计又繁衍出了无数下一代了吧。
呵呵,你们沈家,你父的职务可配养那么多下人的?你父的月俸可够养活那几百上千下人的?”
其实这一世沈眉庄家里的下人情况,年世兰并不知道。
她不过是因为有一世穿越到沈眉庄的丫鬟身上知道的。
加上红楼梦里,贾府一个没落的勋贵,奴仆下人居然就是几百上千的,那山东沈家、、、
皇上听了他们俩人的对话,对沈眉庄家里也有了怀疑。
皇上心想:看来自己的暗卫还是不够啊,不应该只局限于京城内部官员的监察,地方上也应该重点关注。
否则各个都是山高皇帝远,他们也许过着比自己这个皇帝还滋润的生活也说不定呢。
沈眉庄不知道,今天她舔着甄嬛自以为打击年世兰,却得罪了皇上皇后,也为他们沈家被皇上抄家提供了导火索。
不远的时间,皇上就把沈家给抄家流放了。
这是皇上下台前做的事,这是后话。
说回现在。
等年世兰和沈眉庄对话结束,沈眉庄还自以为为了甄嬛、为了皇上皇后说话呢。
而敬妃听了年世兰的揭发,早就跪下了。她及时喊冤。
“皇上,冤枉啊!
当时甄嬛身着宫女的服饰去看望沈眉庄,走了后臣妾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啊。”
“胡说,你撒谎。
本宫根本就没说甄嬛是哪天和果郡王幽会于小舟之中的,你怎么知道时间的?
你这是不打自招。
到了现在还妄想欺瞒皇上!
你出于自保也好、看皇上笑话也好,不对皇上说明情况就罢了,事后还撒谎狡辩。
你这是罪上加罪。”年世兰疾言厉色。
敬妃只是有心计,但反应不是甄嬛那样快的,在年世兰的攻势下,她没时间思考。
她听年世兰说小舟里的事,想当然的和她有关系的就是那晚看沈眉庄的时候。
可到了现在,她下意识地只有自保了:“皇上,臣妾也是、也是没法说清楚啊。
那天臣妾以为甄嬛和果郡王只是说了几句话罢了,臣妾也没想到他们能待、、、”
这时,她忘了年世兰说他们待多久的事,但是肯定时间不短就是了。
其实,甄嬛水边赤足,敬妃就知道了,还是亲眼看见。
所以,小舟里约会,时间绝对不会短。
“皇上,臣妾是胆小了,如果对皇上说了的实情,臣妾没有证人啊。
一个是皇上的宠妃,一个是郡王爷,如果没有证据那不是诬告吗,所以臣妾就没敢说。
求皇上恕罪。”
说罢就砰砰磕头。
年世兰:“待多久你不知道,且算你不知情。
可是你亲眼看见甄嬛水边赤足和果郡王在一起,你怎么也不对皇上说?”
敬妃讷讷几句说到:“那时臣妾离得远,看不真切。
当时臣妾在假山那边,离水边的距离很远,所以不知道他们说什么。”
果郡王也傻了,还想着这华贵妃怎么什么事都知道?
但旋即就明白了,华贵妃掌宫权,有的是人给她打小报告。
所以,果郡王就把小舟那晚的事一五一十对皇上坦白,还是求皇上恕罪。
年世兰:“果郡王和甄嬛不老实啊!
那你们两人说说,那天晚上,你们在桐花台都干了什么事吧?”
甄嬛听了,绝望了都。
她从躺在床上到现在起身跪在床上低头不语。
而果郡王也由跪着改为了跪坐,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了。
这个华贵妃!知道这么多,这是不给他们活路啊。
年世兰:“皇上!那天晚上甄嬛和果郡王在桐花台幽会。
可是,端妃,那个端妃却出来给甄嬛做伪证,说甄嬛和她在一起。
端妃得皇上的照顾被封了高位,丝毫不感激皇上,却帮着甄嬛作伪证。
还是这样给皇上戴绿帽子的伪证,其心可诛!”
年世兰决定把果郡王按下去,这些还不够。
于是,年世兰又问果郡王和甄嬛:“果郡王,莞嫔,你们还有哪次约会,都对皇上坦白吧。”
果郡王和甄嬛都飞快的寻思起来,圆明园的几次相会,都被华贵妃说出来了。
而宫里,就翊坤宫的一次。
其他在没有相遇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