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科技碾压星际修炼
“反派联盟”在“观察者”的雷霆一击下遭受重创,其渗透和破坏活动暂时转入低潮。联盟赢得了宝贵的战略喘息期。然而,林枫、苏晓等核心领袖心中没有丝毫轻松。“观察者”展现出的、近乎神迹的科技力量,以及其将联盟视为“试验区”、要求达到某种“标准”才能平等对话的姿态,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联盟引以为傲的科技修仙体系,在真正的星际高等文明面前,似乎显得如此稚嫩和脆弱。
这种巨大的差距感,在联盟内部引发了深层次的反思和争论。一种悲观论调开始蔓延:面对能够挥手间湮灭星舰的存在,个体修炼还有什么意义?再强大的修士,在那种层面的科技力量面前,恐怕也只是蝼蚁。难道丹修文明的未来,只能寄希望于“观察者”的怜悯,或者永远停留在被“测试”的阶段?
“荒谬!”在一次高级别的战略研讨会上,南宫烈第一个拍案而起,这位身经百战的元帅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敌人强大,我们就该放弃抵抗、跪地求饶吗?别忘了,我们是怎么从流云宗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正是靠着一次次在绝境中突破,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观察者’的力量是强,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更高层次的力量是可以被掌握和运用的!我们差的不是天赋,是时间和方向!”
“南宫元帅说得对。”苏晓的声音冷静而充满力量,她调出了“星火计划”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数据,“‘观察者’的技术并非无迹可寻。他们使用的能量操控、空间稳定乃至物质湮灭技术,其底层逻辑,与我们正在攻关的‘规则奇点’、‘高维空间折叠’、‘时间流速控制’等领域的研究方向,存在高度的相似性!区别在于,他们走得更远,理解得更深。这非但不是绝望的理由,反而证明了我们选择的‘科技证道’之路是正确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加速!用科技的力量,碾压我们与高等文明之间的修炼鸿沟!”
林枫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定格在星图之上,那里标记着“观察者”离去的方向,也标记着联盟无数正在运转的实验室和修炼秘境。“科技与修炼,从来不是对立,而是我们文明前进的两条腿。以前,我们或许更偏重修炼个体,科技为辅。但现在,形势逼人强!我们必须将科技的权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我们要用一代人的时间,走完高等文明可能走了千万年的路!这不是痴人说梦,而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唯一选择!”
一项更加激进、目标更为宏大的文明升级计划,在林枫的强力推动下启动,代号“追日”!其核心目标,不再是按部就班地发展,而是要集中全联盟的智慧和资源,在关键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的、足以改变文明层级的突破,从而在星际修炼的竞争中,实现“科技碾压”!
“追日计划”聚焦于三大主攻方向,每一项都直指当前技术的极限:
一、能量本源掌控:从“利用”到“创造”。
“规则奇点炉”的研究被提升为最高优先级。联盟不再满足于模拟和稳定微型奇点,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并人工合成产生奇点所需的极端条件。苏晓团队提出了一个疯狂的理论构想——“灵能真空涨落催化说”,即利用高度凝聚的灵能场,在绝对真空的量子尺度上,诱导产生可控的、持续的能量“无中生有”效应。实验极其危险,数次引发小范围的空间湮灭,但每一次失败都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同时,对反物质的研究深入到“反规则”层面,试图制造出并非简单湮灭,而是能够“修正”或“覆盖”现有物理规则的“定制反物质”,这被视为未来对抗高等文明规则武器的可能途径。
二、时空结构驾驭:从“折叠”到“编织”。
空间技术不再局限于制造跳跃点和防御屏障。基于“观察者”空间稳定技术启发的新项目“织空者”启动,目标是开发能够像编织布料一样,随意改变局部空间曲率、密度甚至维度属性的“空间编辑引擎”。一旦成功,联盟将能凭空创造适宜生存的“口袋宇宙”,或将敌对区域的空间改造成绝地。时间流速控制的研究则转向更根本的“时间线干涉”,虽然“时间回溯”被证明违反宇宙铁律,但团队开始探索在极短时间、极小范围内制造“时间分支”或“因果绝缘区”的可能性,用于保护关键设施或进行超高速研发。
三、生命形态进化:从“适应”到“超越”。
结合“曙光灵植”和基因库研究的成果,联盟启动了最具争议的“新人类”计划。该计划并非简单的基因强化,而是旨在利用科技手段,打破传统修炼的寿命和资质瓶颈。研究方向包括:利用纳米灵械技术与人体细胞融合,打造半机械化的“灵械道体”;通过脑机接口和灵网直连,实现知识与经验的“意识上传与下载”,加速学习过程;甚至探索将意识暂时转移到特制的“能量生命载体”中,以应对极端环境。这些研究触及了生命伦理的底线,引发了巨大争议,但在林枫“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的决心下,得以在严格监管下谨慎推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