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薄雾如纱,轻覆在东源村宁静的海面上。
林凡站在“海丰号”的驾驶舱里,深吸了一口带着咸腥味的海风,目光扫过虚拟屏幕上显示的信息。
【今日气运等级:白银】
【当前气运值:49.8】
“白银运气,顺风顺水,不错。”
林凡嘴角微扬,对这个开局很满意。
气运值距离50点大关只差临门一脚,他有预感,今天或许就是突破之时。
“凡哥,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阿明穿着一身利落的防水服,走上驾驶舱,脸上带着跃跃欲试的兴奋。
经过台风“海神”的洗礼和后续一系列高强度训练,这个曾经的毛头小子,如今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和干练。
“好,出发,目标‘破碎礁区’,黑金藻林!”林凡下令。
“海丰号”发出一声低沉的汽笛,破开平静的海面,向着远海驶去。
阳光刺破云层,在海面上洒下粼粼金光。
航行途中,林凡将阿明、小玲以及深海作业突击队的五名核心成员召集到甲板上。
“这次我们的任务,是对黑金藻林进行首次系统性科学采样和环境数据收集。”
林凡的声音清晰而平稳,“阿明,你带队下潜,负责安全和所有水下样本的采集。小玲,你在船上,负责接收、记录所有传回的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和备份。”
“明白,凡哥!”阿明和小玲异口同声。
“突击队的各位,严格按照训练时的规程操作。”
林凡目光扫过队员们年轻而坚定的面孔,“重点采集不同部位的黑金藻样本、它们附着基质的沉积物,还有,如果能找到,采集几个黑金珍珠贝。记住,每一份样本都要标注精确的GPS定位、水深、水温。我们要的不仅是东西,更是数据。”
“是,老板!”队员们齐声应答,气势十足。
林凡看着他们,心中欣慰。
这支他倾注心血打造的队伍,正在迅速成长,成为他探索海洋最可靠的臂膀。
约莫两个小时后,“海丰号”抵达了目标海域。
这里的海水的颜色明显比近海更深,呈现出一种墨蓝的色泽,远处嶙峋的礁石如同怪兽的利齿,提醒着人们此处的危险。
海况良好,风平浪静,正是下潜的好时机。
“检查装备!”阿明一声令下,队员们最后一遍检查潜水服、气瓶、通讯器和各种采样工具。
“下水!”
噗通,噗通!阿明和两名经验最丰富的队员如同鱼儿般潜入水中,身影迅速消失在幽蓝的海水里。
驾驶舱内,林凡和小玲紧盯着几个屏幕。
一个是连接着阿明头盔摄像头的第一视角,另外两个则来自遥控水下机器人(ROV)传回的高清画面。
“通讯清晰,画面稳定。”
小玲快速操作着控制台,“数据链路正常。”
“好。”林凡点点头,将注意力集中在ROV传回的画面上。
水下世界的光景缓缓展开,即使不是第一次见,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一片片茂密的、呈现出深邃黑金色的藻类,如同海底的森林,随着暗流缓缓摇曳。它们的叶片比普通海藻更厚实,在透过海水的阳光照射下,偶尔会反射出金属般的光泽,神秘而美丽。
各种色彩斑斓的小鱼在藻林间穿梭,一些奇特的甲壳类生物附着在藻茎和下方的礁石上。
“发现目标藻林,开始环境参数记录。水温17.2摄氏度,水深38.5米……”
小玲一边看着数据,一边轻声汇报。
“收到。阿明,你们可以开始采样了。”林凡对着通讯器说道。
“明白!”
水下的阿明打了个手势,三人立刻分散开,但彼此保持在视线范围内。
他们动作娴熟而小心,使用特制的非金属采样钳和样本袋,从藻林的边缘、中部和核心区域分别采集藻体样本,同时用沉积物采集器刮取附着基质的泥沙。
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训练成果显着。
“凡哥,你看这个!”
阿明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通过通讯器传来,他的摄像头对准了一处礁石缝隙。
那里,几只贝壳呈现出深邃的黑色,表面却隐隐流动着暗金色的纹路,与周围的黑金藻仿佛融为一体。
“黑金珍珠贝!”林凡精神一振,“小心采集,尽量不要惊扰它们。”
“放心吧!”
阿明小心翼翼地靠近,动作轻柔地将那几只黑金珍珠贝连同附着的一小块礁石一起采下,放入特制的保温样本箱中。
ROV则在林凡的操控下,对这片藻林进行更大范围的精细扫描,补充着海底地形图的细节。
然而,就在勘探任务看似顺利收尾时,意外发生了。
一股潜藏的、未曾被气象模型完全预测到的暗流突然袭来,水下的能见度瞬间降低,藻林剧烈晃动,细小的杂物被卷起。
“注意!有暗流!抓住固定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