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还裹着未散的暑气,吹得振华中学门口的香樟树叶簌簌响,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来,在地上织成斑驳的光影,也落在耿耿攥得有些发紧的手背上。她仰头看着“振华中学”四个鎏金大字,心脏还在砰砰跳——昨天拿到分班通知时,她反复确认了三遍,自己的名字旁边,清清楚楚写着“余淮”。
能和余淮分在一个班,已经是耿耿没想过的幸运,当班主任张峰拿着座位表,念出“耿耿,你坐余淮旁边”时,她感觉耳边的嘈杂瞬间静了下来,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声。她抱着还没来得及贴名字的课本,小心翼翼地走到第三排靠窗的位置,余淮已经坐在那里了,校服袖子挽到小臂,露出一截干净的手腕,正低头翻着一本数学练习册,听见动静,抬头冲她笑了笑,声音很轻:“坐吧,旁边空着呢。”
耿耿赶紧坐下,指尖不小心碰到了余淮的课本边缘,又飞快缩了回来,脸颊有点发烫。周围的同学大多已经互相认识,毕竟振华的生源大多来自市区几所重点初中,只有她,是从十三中考进来的。她能感觉到,有几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打量,像细小的针,轻轻扎在身上。
张峰拍了拍手,让大家安静下来,按座位顺序做自我介绍。前面的同学大多语气轻松,报出的初中名字要么是市实验,要么是外国语,每说一个,底下都会有几声小声的附和——显然是旧识。很快就轮到了耿耿,她深吸一口气,站起来,声音不算大,但足够清晰:“大家好,我叫耿耿,来自十三中。”
“十三中?”话音刚落,斜前方就传来一个带着点诧异,又藏着鄙视的声音。耿耿顺着声音看过去,是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校服领口扣得整整齐齐,眼神里带着点居高临下,正是朱瑶。朱瑶没刻意压低声音,班里不少同学都听见了,纷纷转头看过来,那些打量的目光瞬间变得直白起来,让耿耿的后背一下子就僵了。
朱瑶见大家都看过来,语气更冲了些,甚至微微抬了抬下巴:“我没听错吧?十三中的怎么还能考上振华?不是听说十三中每年能上重点的都没几个吗?”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里,班里立刻响起了细碎的议论声,有人点头附和,有人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的怀疑藏都藏不住。
耿耿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不是害羞,是生气。她攥着衣角的手更用力了,指节都泛了白,原本有点发怯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抬着头直视朱瑶,声音比刚才响亮了不少:“十三中怎么了?中考状元是我们十三中的李致远,还有余周周,你认识吧?她也是我们十三中的。”
提到李致远,班里的议论声明显小了些。李致远的名字在振华几乎没人不知道,不仅是去年的中考状元,初中时还拿过不少竞赛奖项,是实打实的学霸。朱瑶的脸色僵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耿耿会这么直接地反驳,而且还搬出了余周周,但她还是不服气,梗着脖子,语气依旧倔强:“他们是他们,你是你!余周周厉害不代表你也厉害,谁知道你是不是走了什么捷径才进来的?”
“你怎么说话呢!”耿耿一下子就炸了,刚想再反驳,就听见张峰的声音响了起来,语气带着点严肃:“好了,都安静!”张平走到讲台中间,目光扫过朱瑶和耿耿,“不管大家以前来自哪个学校,现在都是振华高一(5)班的学生,都是平等的,以后不准再议论这种话题,更不准说这种带有偏见的话。朱瑶,你刚才的话不合适,给耿耿道个歉。”
朱瑶咬着嘴唇,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显然不愿意道歉,但在张峰的目光下,还是不情不愿地转过头,小声说了句:“对不起。”耿耿没再说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坐回了座位上,心脏还在砰砰跳,刚才的紧张和生气混在一起,让她的手心都出了汗。
她偷偷往旁边看了一眼,余淮已经合上了练习册,正转头看着她,眼神里没有丝毫的偏见,反而带着点安慰:“别往心里去,朱瑶就是那样,嘴有点直,没坏心眼。”耿耿看着余淮的眼睛,心里的委屈一下子就少了很多,轻轻点了点头:“我没事。”
其实也不是所有人都对她抱有偏见。就在耿耿还没完全平复心情的时候,斜后方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带着满满的热情:“耿耿是吧?我叫蒋年年,你可以叫我β!我也是从别的学校考进来的,以后咱们可以一起玩啊!”
耿耿转头看过去,蒋年年正冲她挥手,扎着丸子头,笑容特别灿烂,一点都不陌生。旁边还有一个看起来很文静的女生,也跟着笑了笑,声音软软的:“你好,我叫简单,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咱们班同学都挺友好的,就是刚才有点小插曲。”
看着蒋年年和简单真诚的笑容,耿耿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一半。她也笑了起来,冲两人点了点头:“谢谢你们,以后请多关照。”余淮坐在旁边,看着耿耿终于露出了笑容,也悄悄松了口气——刚才朱瑶说话的时候,他还担心耿耿会受不了,现在看来,这姑娘虽然看着软,骨子里还挺倔,而且也有人愿意主动和她交朋友,这样就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