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黄枫谷外的清雾尚未散尽,一道青色身影已如离弦之箭般掠过山林。韩立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灵力波动,脚步踏在腐叶上竟未发出半点声响——这正是筑基修士方能掌控的精微灵力运用之法。
但韩立此刻心中并无半分喜悦,只有一桩心事萦绕不去。他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储物袋,袋中静静躺着一枚刻有“致远”二字的玉符,李致远托付他一事:若将来遇到有炼器、阵法天赋的修士,务必引荐到他门下。
“齐云霄的炼器术,辛如音的阵法造诣,正是大师兄要找的人。”韩立脚下灵力一催,速度又快了三分。他还记得当年在七玄门时,齐云霄为了修复一柄破损的古剑,不眠不休钻研三日,最终竟以凡铁为材,炼出了一柄能斩破精钢的短剑;而辛如音更曾在一次兽潮中,仅凭几根木簪和碎石,布下一座简易迷阵,将十数头凶兽困在阵中整整一夜。
只是这两人虽天赋异禀,却出身寻常修士家族,身边并无名师指点,修为始终停留在炼气后期。更让韩立牵挂的是辛如音的体质——他曾偶然听闻,辛如音自小体内便有一股奇异灵力冲撞经脉,老一辈修士称其为“龙吟之体”,若不能找到化解之法,寿元恐怕无多。
半个时辰后,韩立已抵达青岚山脚下的一处山谷。这里翠竹环绕,谷底有一汪清泉,泉边搭建着两座简陋的竹屋,正是齐云霄与辛如音的居所。他刚走近竹屋,便听到屋内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夹杂着女子温柔的叮嘱。
“云霄,你今日已炼了三个时辰,先歇会儿吧,我煮了莲子羹。”辛如音的声音从屋内传出,带着几分心疼。
“再等等,这柄法剑的剑脊还差最后一道符文,若能成功,就能承受炼气九层的灵力灌注了。”齐云霄的声音带着一丝执拗,敲击声并未停下。
韩立站在门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轻轻叩了叩竹门:“齐兄,辛姑娘,别来无恙?”
屋内的敲击声骤然停止,片刻后,竹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齐云霄一身灰布衣衫,脸上还沾着些许铜屑,看到韩立时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韩立?你怎么来了!你……你这灵力波动……”
他话未说完,便被辛如音拉了一把。辛如音身着素色长裙,发髻上插着一支木质发簪,她望着韩立周身萦绕的灵力,眼中满是震惊:“韩兄,你……筑基成功了?不,现在应该叫你前辈了”
韩立笑着点头,迈步走进屋内。竹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木桌上摆放着半成品的法剑和一堆炼器材料,墙角的架子上则整齐地叠放着数十卷阵法图谱。辛如音将莲子羹端到桌上,齐云霄则迫不及待地问道:“前辈,你此次前来,可是有要事?”
韩立端起瓷碗,却没有喝,而是看向两人,神色认真起来:“我此次前来,是为了给二位引荐一位名师——我黄枫谷的金丹大修士,李致远。”
“李致远?”齐云霄和辛如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他们虽身处偏远山谷,但也听过黄枫谷的名号,知道那是方圆千里内最大的宗门之一。
“李师兄天资卓绝,不过十余年,已然金丹中期,五十年内必定结婴,”韩立缓缓说道,“他一年前曾托付我,寻找有炼器、阵法天赋的修士收入门下。齐兄的炼器术,辛姑娘的阵法造诣,正是李师兄要找的人。”
齐云霄手中的瓷勺“当啷”一声掉在碗里,他猛地站起身,声音都有些发颤:“你是说……李前辈愿意收我们为徒?”
辛如音也紧紧攥住了衣角,眼中满是期待。他们深知,仅凭自己摸索,这辈子恐怕都难以突破筑基,更别提解决辛如音的龙吟之体了。
韩立点头:“李师兄已答应,待你们入门后,便亲自指点你们修行。至于辛姑娘的龙吟之体……”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李师兄承诺,等他结成元婴之后,便帮你彻底解决。”
“元婴修士?”辛如音倒吸一口凉气。元婴修士已是修仙界的顶尖存在,举手投足间便能移山填海。可她随即又垂下眼帘,轻声道:“可元婴修士何等地位,怎会为我这般无名小卒耗费心力……”
韩立看着她黯然的神色,心中叹了口气。他此前曾特意询问过宗门内的长老,得知化解龙吟之体需元婴修士以自身真元强行镇压体内的奇异灵力,这个过程至少要持续三个时辰,期间修士需承受真元逆流之苦,稍有不慎便会伤及道基。李致远虽答应了此事,却从未提及其中的代价。
“辛姑娘,”韩立放下瓷碗,语气郑重,“化解龙吟之体并非易事,需元婴修士耗费自身三成真元,且过程中会承受极大痛苦,稍有不慎便会修为倒退。李师兄虽未明说,但这些代价,他必然早已知晓。”
辛如音浑身一震,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她从未想过,一个素未谋面的修士,竟会为她付出如此大的代价。眼泪瞬间涌上眼眶,她连忙低下头,用衣袖擦拭着眼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