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担心太子之位不保,此时的他急需一位朝廷重臣加入他的阵营,为他壮大声势。于是李承乾找到了吏部尚书侯君集。这位在李世民面前都居功自傲的功臣,在李承乾面前难得的谦虚了。】
【“侯将军乃是我大唐开国之功臣,为平定吐谷浑、高昌立下大功,私下得见非常感激。”
“不过,功高遭人嫉妒。”
“太子又何尝不是?”,李承乾自嘲一笑,“图谋此位者已有人在。”
李承乾继续诱导侯君集,用诚恳的语气说道,“侯将军,我们开诚布公,我是以诚心请教。侯将军当年辅助陛下扳倒我大伯,此中有何教训呢?”】
【见李承乾如此诚心诚意地发问,侯君集便细说当年玄武门之变的全过程。
李承乾听完后眼睛一亮,“谋划得好,外不强,变内不强。”
玄武门之事是皇家丑闻,侯君集起初并不想与太子李承乾当众讨论此事,然而却架不住李承乾的诚恳热情。】
【“该下手的时候就要下得了手,如果有人谋我性命,我也不会手软!”,李承乾一脸狠辣之色。
“噢?有人要谋害太子吗?”
“当然,魏王!”
“陛下偏心魏王,朝中都有所闻,不过魏王不至于此吧?”
“偏心魏王,就是要立魏王为太子!立他为太子,必然废我,我若不从,必有血光之灾!”
至此,李承乾开始对侯君集发出了死亡邀请,“如若有侯将军,我何惧于此!”】
【侯君集淡淡一笑,“吏部尚书管管文官而已,算不上什么势力。”】
【“可如今在朝廷的位置,实在是与侯将军你的功劳不符。我若即位,当使侯将军名至实归!”】
李承乾一个踉跄瘫坐在地。
自己居然谋反了?!
难怪自己会死!所以还是父皇你狠下心杀了儿臣吗!
看到这,下方的群臣一片哗然,武将之中走出一人,扑通一声跪伏在地。
“陛下,臣死罪!”,侯君集声音颤抖的说道。
随着楚宇按下暂停,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武将们看着侯君集的眼神,有惋惜,有不屑。
李世民在用手指摩挲着胡子,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广陵王,继续吧。”
李世民并没有去理睬李承乾和侯君集,侯君集不敢动,只能继续跪着,李承乾则被小李治给扶了起来。
在场众人就算是再傻也看出来了,太子这是要谋反了!!!
这突如其来的反转把众人搞的有点懵。
原以为太子是和魏王“同归于尽”,不曾想是太子胆大到了意图谋反的地步。
作为三人的舅舅,长孙无忌看了眼小李治。
“承乾谋反肯定是失败了,依照陛下的性子,定然不会重罚至死。那青雀是怎么回事?难道也反了?”
【侯君集望着李承乾有点懵逼,你说的即位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即位,就是登基为大唐皇帝!”
“陛下未亡,殿下说登基...什么意思?”,侯君集皱眉道。
“那就让他做太上皇好了,就像我爷爷那样!”,李承乾嘴角上扬。
“哈哈哈,你太不了解你父亲了,你也根本不清楚,什么人反对你。”,侯君集略带不屑道。
“太子登基为君王,天经地义,有什么人敢反对?”
“殿下虽贵为太子,可我不得不把你当小孩子看。”
“其实,我也有准备,我和我叔叔汉王最亲近,危急时刻他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侯君集脸色突变,“你这是谋反呐?!”
“谋反?我是谋正,太子登基继承皇位,何反之有!”
“你说的汉王,我谨记在心,不过其他的我就当没听见。”,侯君集深呼吸一口气,沉声道。
“如今我最信任的,就是侯将军你了。如果事有危急,侯将军当显当年之威风!我即位大唐皇帝,一定拜侯将军为三公之太尉,位极人臣——”】
【侯君集脸色接连变化,接着他抬起头道,“殿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愿肝脑涂地!”
“殿下,臣这双手,殿下拿去用吧!”
“魏王如今受陛下宠爱,殿下就会有隋文帝太子杨勇的大祸呀!陛下每次召见殿下,你都要随身有所防备。”】
“陛下,臣——”
“朕没让你说话!”,李世民沉声道。
闻言,侯君集急忙把话咽了回去。
“广陵王,还有吗?”
“有,要继续吗?”
“继续!”
【贞观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吏部尚书侯君集等人勾结,计划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因为纥干承基被捕后告密,谋反之事败露,李世民当即下令抓捕谋反人员。】
视频画面转变为在一个大殿内,哪怕不用标注姓名,众人也能猜出是谁。
【“我不想,让玩弄词令的官吏来羞辱你。所以我亲自来审理,你为什么一句话都不说?”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被人捆起来,有人问,我就必须要回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