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宇回庄园,进到别墅,就发现嬴政在和一个陌生人在聊天。
看对方身上的龙袍,在来过的皇帝之中貌似没见过,这么想来应该是没来过的王朝的皇帝。
楚宇目光上移,沉默片刻,对方脑袋后面那条钢筋过于明显了。
楚宇先去厨房接了杯冰水,然后才走向客厅。
那个新皇帝看到楚宇时,立刻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袍,拱手道,“您就是楚公子吧?朕是大宋皇帝赵匡胤。”
“原来是宋太祖,你好,我是楚宇。”
楚宇伸出手,赵匡胤愣了一下,这才伸出握住楚宇的手。
“看来这后世人的礼节都变得这般方便了呀。”,赵匡胤笑道。
“这是后世,没有古代那种繁文缛节,习惯就行。”
这时,楚宇才发现嬴政居然没和他说话,并且一直在偏头躲着他。
“政哥,你咋了?做什么亏心事不敢面对我?”
楚宇走到另一边,终于看到了嬴政的脸。
“哈哈哈——政哥,你怎么变成熊猫了!”
嬴政遮挡着脸上的肿胀,没脸见人。
“楚公子,这...是朕不小心伤到始皇帝的。”
楚宇好笑道,“怕不是赵匡胤你穿越到我这,政哥刚好在这,你就把政哥给揍了吧?”
赵匡胤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楚宇说的全对。
赵匡胤穿越来时,正巧嬴政在别墅里看电视,以为是什么人要谋害自己,所以看到嬴政就冲了上去,让嬴政脸上活生生挨了几拳。
没一会儿,嬴政拿着药酒回去了。
楚宇接杯水放到赵匡胤面前,“赵哥,不用那么拘谨,喝水。”
赵匡胤拿起水,抿了抿,他感觉怪怪的,貌似自己才是皇帝吧......
“你不用想那么多,来我这里的皇帝,我很多都是这么称呼的,你也不用喊公子什么的,直接喊我名字也行。”
“嗯...楚宇,朕...我问过始皇帝有关大宋的历史,可他说你有交代,除了你其他人不能随意告知历史,所以我想问问你。”
“噢,其实你问政哥也没用,他不知道宋朝的历史,既然你想知道我可以说。”
“那我大宋一共传了多少年?”
说完,赵匡胤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楚宇。
“167年...”
赵匡胤眼神黯淡下来,这个数并没有达到他心中的预期。
楚宇微微一笑,继续道,“152年,加起来一共319年。”
赵匡胤一愣,随即目光复杂,“意思是,我的大宋和两汉一样?”
“差不多,如今的人将前面的167年称作:北宋;后面的152年称作:南宋。北宋灭亡后,皇室在南方复立了宋朝,也就是南宋。”
赵匡胤松了口气,“三百多年,可以了。”
可下一秒他眼神突然一凛,“楚宇,是谁灭了我大宋!难道是契丹人?”
“不不不,契丹的辽国可比北宋先一步灭亡,是女真人建立的金朝。”
听到“女真”,赵匡胤不禁皱眉,他是真没听说北方还有这么一个族群,这默默无闻的种族,居然能把辽国和他的大宋给灭了!
楚宇看着赵匡胤思考的模样,开口道,“其实你不用担心这么多,后来的金朝也被灭了,南宋还是撑到最后才灭亡的。”
“是谁?”
“蒙古。”
“鞑靼人?”
“嗯...算是吧。”
片刻后,楚宇问道,“还没问你那现在是多少年呢?”
“开宝九年九月,怎么了?”
楚宇嘴角一抽,“我能说你下个月就要死了吗?”
赵匡胤没有太过激动,既然知道这是后世,那楚宇没有理由欺骗他,便问道,“我是怎么死的?”
“在讨论这个事情之前,我也有问题想问你。”
“请说。”
“你...真的打算传位给你弟弟赵光义吗?”
赵匡胤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过了许久才终于给出了反应。
赵匡胤点了点头,可很快又摇了摇头。
“老赵你这是啥意思?”
“我当然有想过传位给光义,因为德昭还年轻,我担心会重蹈陈桥之事。”
“那你知道你之后即位的皇帝是谁吗?”
赵匡胤淡淡道,“既然你提到了光义,那下一任皇帝只能是赵光义了。”
“噢?”
“我是皇帝,光义他在京城里都干了些什么我能不知道吗...”
“那你为什么不制止他?任由他发展?”
赵匡胤张了张嘴,但没有说出来。
“你知道后世记载你怎么死的吗?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的晚上,你把赵光义叫进皇宫里喝酒,让他留宿宫中。第二天,你就被人发现在宫殿里暴毙了。后来有人写了一个典故叫‘烛影斧声’,意思就是有人在外面通过窗户上的影子看到赵光义用斧子把你劈死了。当然,这是野史,可正史对于你驾崩的记载是相当的模糊,只说了是暴毙。”
赵匡胤依旧沉默,楚宇忍不住道,“老赵你别不出声呀,倒是怎么想的你说句话嘛?”
赵匡胤长叹一声,“你让我说什么?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在那晚改变了选择,要是立光义,或许大宋可免倾覆;立德昭,那光义岂能甘愿?”
楚宇怕给对方憋出心病,于是安慰道,“老赵,其实传给赵光义不是什么坏事,他虽然在军事方面菜了亿点,好歹他的文治是顶尖的。”
“他文治再好有何用?武力不济怎么收复燕云之地?”
“老赵,知道我们后世人怎么说宋朝吗?弱宋、大怂——”
赵匡胤情绪平稳,没有问为什么,而是皱眉听着。
“大宋的重文轻武可以说是从你说服手下交出兵权为奠基,赵光义开始大力发展文治,削弱武将,从而导致宋朝三百年内不停地挨打,十次大战有八次都是输。”
听完这些话,赵匡胤眼神复杂,自言自语道,“难道是我错了?”
也不知赵匡胤口中的“错”是指他削弱武将,还是指赵光义继位。
“老赵,我明白,你见识过五代十国那种乱世,所以才想着削弱武将,这并没有错。你还好,只是在你之后的宋朝皇帝那也削的太狠了。比如上战场,让文官来指挥,武将只能听从文官的命令。你说说,除了个别读过兵书的,其他文人能指挥大军作战吗?这不是胡来吗!”
......
喜欢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