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墨离的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白日里,他准时前往天工坊主殿听讲,或是在分配的地火室内完成张启年布置下的种种炼器功课。夜晚,则闭门不出,神识沉入魂海,在棱晶辅助下疯狂消化着藏经阁得来的海量知识。
张启年的讲授由浅入深,系统而严谨。从最基础的材料熔炼火候把控,到不同属性灵材的融合相性,再到初步的器胚塑形与基础符阵铭刻,每一步都蕴含深意,远非那半部《玄黄经》的残缺传承和自行摸索可比。
墨离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他有深厚的底子(混沌道胎的领悟力、远超同阶的神识、优化后的功法),更有棱晶这个超级辅助。张启年所讲的每一个要点,都能瞬间被理解、吸收,并与棱晶数据库中的海量信息相互印证、推演,往往能举一反三,触及更深层的原理。
但他表现出的,始终是一个“悟性颇高、基础扎实、偶尔有灵光一闪”的筑基期弟子形象。完成功课的质量总是保持在优秀线之上,却又巧妙地控制在“天才筑基修士”可能达到的范畴内,绝不会离谱到让人直接联想到老怪物转世或身怀异宝。
例如,处理一种名为“千韧藤”的三阶木属性辅材,需以文火慢煨九九八十一息,逼出其中胶质,同时不能损伤其韧性。张启年门下几位金丹弟子操作起来都小心翼翼,耗时颇长。墨离却能在棱晶精准控温下,将火候维持在毫厘之间,同时以神识细微震荡,加速胶质析出,仅用六十息便完美达成,成品品质甚至更高。他对外则解释为“对木火相生略有感悟,侥幸缩短了些时间”。
这种表现在一众弟子中已堪称惊艳,引得不少关注。那位名叫赵铁河的壮汉师兄,就经常凑过来,瞪着一双牛眼看他操作,嘴里啧啧称奇:“墨师弟,你这手控火真是绝了!俺老赵练了十年都达不到这水准!有啥诀窍不?”
墨离便捡些张启年讲过的要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当然是阉割版),与赵铁河交流。赵铁河虽性子直莽,但在炼器上却有一股钻劲,两人倒是颇聊得来。从赵铁河口中,墨离也得知了不少宗门趣事和各位师兄师姐的性情。
另一位经常打交道的,是那位擅长药理的苏婉师姐。她修为在金丹中期,性情温婉细腻,因炼丹亦需控火,时常来天工坊借用地火室或是请教张启年。有次墨离精炼一批需要保持活性的“玉髓芝”粉末,火候要求极为苛刻,连苏婉都几次失手。墨离在棱晶辅助下一次成功,成品药性完美保留,让苏婉惊叹不已,此后便时常与他探讨些火力精细操控的问题。
墨离乐得与这些同门交流,既能掩饰自身异常,又能从不同角度获取知识,丰富棱晶数据库。他在天工坊的人缘,倒是渐渐好了起来。
这一日,张启年讲授的是“爆燃法”精金提纯。这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手法,通过瞬间的火焰爆发力,冲散金铁内部的顽固杂质节点,但对控火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会彻底毁掉材料。
演示过后,张启年让弟子们各自尝试,材料是每人三块“斑驳精金”。
地火室内顿时响起一连串或沉闷或尖锐的爆鸣,伴随着几声懊恼的叹息——已有弟子控制不当,将精金炸成了废渣。
墨离静心凝神,神识笼罩着炉中那块暗沉的精金。优化后的《燃木心诀》运转,地火在他操控下变得极富张力,如同拉满的弓弦。他并没有完全按照张启年所授的标准流程,而是根据棱晶对这块精金内部结构的瞬间分析,微调了火焰爆发的角度和力度。
“轰!”一声低沉却劲力十足的闷响。
火光乍现即收。
炉中,那块精金体积缩小了近三分之一,表面斑驳尽去,呈现出一种纯粹无比、锐气逼人的亮金色泽,提纯完美!
一旁的赵铁河刚把自己第二块精金炸黑了一半,看到墨离炉中的成果,眼睛都直了:“又成了?!师弟你这‘侥幸’也太多了吧!”
连不远处正在指导苏婉的张启年,也投来了目光,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深邃。
墨离谦逊一笑,正欲开口,张启年却已走了过来,拿起那块提纯后的精金,仔细探查片刻,缓缓道:“爆点偏移三厘,劲力内收半成。谁教你的?”
静室瞬间安静下来。赵铁河和苏婉都屏住了呼吸。
墨离心头一凛,知道张启年眼光毒辣,还是看出了他手法中那极其细微的、超越传授范围的优化。他面色不变,恭敬回答:“回师尊,无人教授。弟子只是觉得,这块精金左下方的杂质节点似乎比右上方更为顽固,标准爆点难以兼顾,便尝试微调了一下火力侧重。”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体现的是观察入微和一丝胆大心细,而非拥有超越认知的探查手段。
张启年盯着他看了片刻,直看得墨离背后几乎要渗出冷汗,才忽然笑了笑:“观察力不错,胆子也大。但此法凶险,下次不可妄动,需先行禀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