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字七号炼器房内,炉火橘红,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压抑。赵铁砧反复摩挲着那块莹润如玉的月华石胚体,眉头拧成了疙瘩。“星辉引…子夜星力…”他喃喃自语,铜铃般的眼睛里充满了茫然和焦躁。这法门他闻所未闻,更别提施展。没有墨离的指点,他感觉自己又变回了那个面对顽铁束手无策的蛮牛。
墨离盘坐在淬火池旁,面前摊开着《常见矿物熔炼特性详析》玉简,指尖却在一块精铁锭内部,以神识引导灵力,雕琢着“地脉疏引”阵基V3.0的最后几道纹路。阵基核心,那模拟空间波动的纹路已臻完美,隐隐与外界地脉产生着极其微弱的共鸣。棱晶印记的蓝光稳定流转,记录分析着一切。
老黄佝偻着腰,心不在焉地擦拭着鼎炉,浑浊的眼睛却时不时瞟向墨离袖口那沾染了追踪粉尘的位置,又飞快移开,眼神深处藏着一丝不安和恐惧。
“墨师弟…”赵铁砧终于按捺不住,瓮声瓮气地开口,语气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请教意味,“这‘星辉引’…到底该如何…”
话音未落! 炼器室厚重的石门被无声推开。 一股沉稳如山岳、带着精纯火元的气息弥漫开来。 张启年一身深蓝炼器师长袍,背负双手,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他的目光瞬间掠过焦躁的赵铁砧、心神不宁的老黄,最终定格在墨离身上。那目光深邃,不再有昨日的凌厉探究,却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和…一丝极淡的期待。
“师…师父!”赵铁砧如同被抓到偷懒的学徒,连忙站直身体。 老黄也吓得一哆嗦,手里的抹布差点掉进淬火池。
张启年微微颔首,目光却未离开墨离:“月华石性阴寒,寻常炉火难伤其分毫,引灵更是难如登天。‘星辉引’之法,借九天星力,点化其阴中之阳,确是对症之策。” 他声音平稳,如同在陈述一个常识,却让赵铁砧和老黄听得目瞪口呆!师父…竟然知道这法门?还肯定了墨离的说法?!
张启年走到淬火池旁,看着池中那枚流淌着月华精粹的胚体,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他并未询问墨离从何处得知这冷僻法门,反而话锋一转,看向墨离:“星辉引需引动星力,对神识要求极高,更需特殊接引法阵。你…可能布置?”
这话问得突兀,甚至有些强人所难。一个筑基四层杂役,如何能布置引动星力的法阵?
墨离放下手中的精铁锭,起身,平静迎向张启年的目光。他知道,这是张启年“明火淬炼”的第二步——逼他在可控范围内,展露更多的“真金”成色。
“弟子…或可一试。”墨离的声音没有迟疑,也没有狂妄,只有一种沉静如水的自信。
“好。”张启年眼中精光一闪,不再多言。他袖袍一拂,一堆闪烁着微弱星芒的矿石、几块品质尚可的玉料、以及一套基础阵旗出现在空地上。“此乃‘碎星砂’、‘引灵玉’,足以布置小型引星阵。需要何物,自行取用。” 说完,他竟直接走到一旁,寻了个石凳坐下,闭目养神起来,俨然一副旁观考核的架势!
赵铁砧和老黄彻底傻眼了!师父不仅拿出珍贵材料,还真的让墨离动手布阵?!这…这世界是怎么了?!
墨离走到那堆材料前。神识扫过,瞬间解析完毕。他并未立刻动手,而是拿起那枚记载着《低阶阵法禁制初探》的玉简,再次贴在眉心,仿佛在临阵磨枪。
棱晶印记蓝光微闪:【基础引星阵模型调用…与“地脉疏引”阵基V3.0融合推演…新复合阵法模型生成:星辉地脉引…效率提升65%,星力接引稳定性提升120%,屏蔽外部探测概率提升89%…是否覆盖?】
“覆盖。”墨离心念微动。 识海中,一个融合了地脉疏导与星力接引的复合阵法瞬间成型,结构精妙远超玉简记载。
他放下玉简。动作不再有丝毫迟疑。 指尖灵力流转,精准摄起地上的碎星砂和引灵玉。灵力吞吐间,碎星砂被均匀碾磨成闪烁着星芒的粉末,引灵玉被切割成大小完全一致、边缘光滑如镜的玉片!
他并指如笔,以灵力为墨,引动碎星砂粉,开始在坚硬的青石地板上刻画阵纹!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停顿!每一道纹路的转折、每一个节点的勾勒,都精准得如同尺规测量,更蕴含着一种独特的、引动地脉与星辰共鸣的韵律!
赵铁砧和老黄看得眼花缭乱,呼吸都屏住了!这手法…这熟练度…这哪里是筑基杂役?便是内坊专研阵法的筑基后期弟子,也未必有如此举重若轻的掌控力!
张启年虽闭着眼,但强大的神识早已将墨离的每一个动作都清晰映照在识海。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阵法…绝非《低阶阵法禁制初探》中所载!其精妙复杂,已隐隐触摸到玄阶阵法的门槛!尤其是其中融入的地脉疏导理念,竟与他昨日镇压怨咒时所用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却更加高明、更加自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