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初夏总裹着湿润的花香,庭院里的栀子花丛开得肆意,白色花瓣沾着晨露,风一吹就把清甜的香气送进修书阁,落在清颜刚整理好的古籍上。允栀满三岁这日,天刚亮,小家伙就踩着软底小鞋溜进修书阁 —— 他穿着淡蓝色软缎小衣,领口绣着朵迷你栀子花,手里攥着支比普通毛笔短半寸的小笔,正踮着脚够书架下层的绘本,圆滚滚的小肚子贴着书架,黑亮的眼睛里满是对古籍的好奇。
“允栀慢些,别摔着。” 清颜刚推开内室门就看到这一幕,连忙快步上前扶住他的腰,指尖触到小家伙温热的小肚皮,忍不住笑,“想看书跟娘说,娘帮你拿,这书架高,你够着费劲。”
允栀转头扑进她怀里,小奶音软乎乎的:“娘,我想跟你学认字!爹说认会字,就能看娘修的古籍,还能帮娘翻书呢。” 他说着,还伸手拍了拍身边的明式书桌,上面放着清颜昨晚未修完的清代诗集,书页间夹着片风干的栀子花瓣。
清颜心里一暖,抱着他坐在书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本特制的识字本 —— 封面是果郡王亲手画的栀子花丛,里面的字用朱砂写得格外大,“花” 字旁边画着绽放的栀子花,“书” 字旁是打开的古籍,连 “墨” 字旁都画着方小巧的墨锭,全是允栀日常能接触到的东西。“那我们先学‘花’字,” 她指着书页,轻声念,“你看这画,就是院子里的栀子花,娘最喜欢的花。”
“花 —— 栀子花!” 允栀跟着念,小手指在字上轻轻划,突然抬头眼睛亮闪闪的,“娘,我会写‘花’吗?就像爹写‘栀子’那样?”
“等我们认完几个字,爹就来教你写。” 清颜正说着,果郡王端着两碗栀子羹走进来,白瓷碗里盛着浅黄的羹汤,撒着几粒殷红的枸杞,香气混着栀子香,让整个修书阁都暖了起来。
“我就知道你们娘俩一早准在这儿,” 果郡王把碗放在桌上,顺势坐在允栀身边,拿起那支小毛笔塞进他手里,握着他的小手调整姿势,“握笔要这样,指尖离笔尖一寸,不然写久了手会酸。咱们今天先学写‘栀子’,这两个字可有意义 ——‘栀’是你娘最爱的花,‘子’是你,合起来就是你的名字呀。”
【系统提示:触发【爱好传承亲子任务】:1. 清颜教允栀认 “花”“书”“墨” 等古籍基础字(结合实物讲解);2. 果郡王教写 “栀子” 二字(纠正握笔、拆分字形讲解);3. 父子制作栀子标本(延续家庭 “栀子羁绊”);4. 清颜引导允栀体验简易古籍修复(用软毛刷拂尘);【奖励】允栀学习兴趣 60、家庭羁绊值 15(当前果郡王 440、清颜 505);【惩罚】无(全程温情互动,突出 “手把手传承”);【当前进度】0%(需完成基础字教学)。】
早餐后,清颜拿着识字本,带允栀认 “书” 字时,特意把他抱到书架前,抽出一本线装古籍翻开:“你看,这就是‘书’,里面有好多故事,娘修书就是把旧书修得整整齐齐,让故事能一直传下去。” 允栀凑着书页看,小手指轻轻拂过泛黄的纸页,突然抬头:“娘,书会坏吗?就像上次爹修的那本掉页的书?”
“会呀,所以娘要好好修书。” 清颜笑着摸他的头,“等你再大些,娘教你用软毛刷给书拂尘,就像给书洗澡,让书不沾灰,就能保存更久。”
允栀用力点头,转身就跑去找果郡王:“爹!我要学给书‘洗澡’!还要学写‘栀子’!”
果郡王正坐在窗边研墨,闻言笑着把他抱到腿上,铺开一张裁好的宣纸,握着他的小手蘸墨:“咱们先写‘栀’,左边是‘木’字旁,因为栀子是植物,长在土里;右边是‘知’,就像你现在学认字,要慢慢‘知’道怎么写。” 他带着允栀的手一笔一划写,小家伙学得认真,小眉头皱着,眼神紧紧盯着笔尖,可刚写完 “栀” 字的右边,就歪得像个小钩子。
允栀沮丧地放下笔,小嘴撅得能挂油瓶:“爹,我写不好,太丑了。”
“谁刚开始写都这样,” 果郡王放下笔,拿起清颜昨晚修书用的银针给他看,“你娘当年学用银针挑书页,练了半个月才不手抖,比写字难多了,可她从没放弃。咱们允栀这么聪明,多练几次肯定能写好,爹陪着你,不急。” 他说着,重新握住允栀的手,这次故意放慢速度,每写一笔就轻声讲解,“你看,‘栀’字的‘木’字旁要窄些,‘知’字的口要写得小,这样才好看。”
【系统提示:检测到 “基础字教学与握笔指导完成”,【爱好传承亲子任务】进度 30%;触发 “学习信心提升”:允栀主动要求再练,用小手指在桌上默写 “栀” 字,家庭互动氛围升级;【当前进度】30%(需完成 “栀子” 二字练习与标本制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