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太极殿殿门在身后无声合拢,隔绝了御书房内那因帝王赞许而短暂的温煦。外殿清冷的晨光和略带寒意的穿堂风瞬间包裹了莫锦瑟。
碧城无声而迅捷地上前一步,稳稳扶住了她的手臂。那被朝服宽袖遮掩的指尖,冰凉得刺骨。
“世子妃?”碧城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不易察觉的探寻。她是莫锦瑟从镇国将军府带出来的陪嫁丫鬟,经历过刑部大牢的生死,最是了解主人细微的情绪变化。
莫锦瑟没有立刻回答,她任由碧城扶着,步履似乎依旧端方沉稳地向前走着,踏上铺着平整金砖的漫长宫道。阳光斜斜穿过巍峨宫墙,在宫道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光影,投下她们主仆二人沉默的身影。四周是穿梭往来的宫人,他们低眉顺目,脚步匆匆,如无声的潮汐。但这片看似井然有序的繁华之下,莫锦瑟只觉得一股寒意正从心底蔓延开来,深入骨髓。
公孙漱玉!池皇后!
这两个名字,连同她们所代表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漩涡——一个阴寒诡谲,一个权欲熏心——在她混乱的思绪中猛烈地碰撞、纠缠。
为什么?这绝不可能只是偶然!
那股清冽如新雪覆梅蕊的独特甜香,她刻骨铭心!就在不久之前,为了追寻大哥莫元昭身陷囹圄的真相,她顶着“盲女”身份闯入临渊王明怀霄那座深如龙潭虎穴的王府。正是在那九曲回廊的庭院深处,沉水香的厚重与这股清甜奇异地交织,最终被她敏锐地捕捉并确认——这香气属于明太后身边那位早已隐于人前、神秘莫测的昭仪公孙漱玉。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她如同解开丝结般,将这条丝线与尘封多年、牵连深广的嘉祯太子血案死死地系在了一起。
公孙漱玉与明怀霄之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是她亲口向雀羽营少主宋麟下达指令,让他潜入明怀霄书房密室搜寻线索的关键原因之一!那处密室,正隐藏着指向嘉祯太子血案死局的惊人证据!这些历历在目的细节,此刻在莫锦瑟脑中如走马灯般轮转,清晰得令人窒息。
而池皇后!这个野心昭然若揭、欲效法明太后垂帘听政,甚至不惜培植孔希仁这类爪牙试探皇权底线、意图动摇东宫根基的女人!她身上怎么会出现公孙漱玉独有的熏香?那属于明太后旧党核心人物的特殊标识?!
巨大的矛盾感撕裂了莫锦瑟的认知。池皇后出身寒微,靠着与文昭帝共度患难才得享今日尊荣。她与盘踞在权力顶峰的明氏家族,与代表着太后势力的临渊王明怀霄,理应站在对立的两端!明氏是压在新贵头上、让他们无法尽握权柄的巨石。池皇后最该恨的,不该是明家的人吗?当年明太后在时,池皇后仰人鼻息的日子恐怕也并非毫无怨怼。
合作?为了给明怀霄牵线搭桥?这念头荒谬得近乎可笑。明怀霄是明太后的亲侄子,他想要的,会是自己无法掌控的池皇后临朝听政吗?这无异于将本就不稳的宝座劈成两半!池皇后又怎会愚蠢到为明家培养一个更强硬的新主子?
那么……是早已暗通款曲?在文昭帝的龙椅之下,在表面僵持对峙的风暴之中,这两个本该水火不容的女人,实则被一条看不见的、散发着冷冽梅香的丝线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为了什么……”莫锦瑟在心底无声嘶吼,指尖无意识地收紧,几乎要陷入碧城的手臂。她能感受到碧城手臂肌肉瞬间的绷紧,那是心腹无声的询问与支持。“究竟是什么共同的利益,能让她们放下世代的对立与权力的冲突?是嘉祯太子血案?”
这个沉重的名字如同投入冰湖的巨石。她曾敏锐地察觉到,公孙漱玉与此案脱不了干系。若池皇后也与之有染……那么池皇后所窥伺的,就不仅仅是临朝称制那么简单了。这背后涉及的,恐怕是整个王朝最黑暗、最血腥、最不能被揭露的秘密!一个足以将无数人,包括当今圣上的地位彻底颠覆的秘密!唯有如此大的图谋和恐惧,才能让本是对手的两人结成最诡异的同盟。
恐惧如同冰冷的藤蔓,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缠绕上了莫锦瑟的心。她经历过刑部大牢的折磨,直面过明怀霄的狠毒,周旋过皇甫洵的野心,但眼前的发现,如同揭开了万丈深渊表面一层薄薄的伪装。其下涌动的,是足以吞噬整个朝堂、无数性命的暗流。她所追查的大哥冤案线索、将军府遭遇的构陷、雀羽营正探寻的嘉祯太子死因……所有这些原本看似分散的碎片,似乎都因为池皇后衣袍上那缕若有似无的甜香,被强行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更加庞大、更加可怕的源头!一张覆盖了数代人、遍布朝野、根深蒂固的黑暗蛛网!
正想到这里,宫道拐角处,一个绛紫色的挺拔身影猝不及防地闯入视野。
来人金冠束发,身着亲王常服,腰环玉带,行走间带着与生俱来的尊贵气度,只是眉眼间惯有的温润此刻覆着一层淡淡的霜寒。正是永绥王皇甫洵。他似乎也刚从另一个方向而来,目的地不明,恰好与莫锦瑟撞个正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