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依旧,破碎的法则流光与暴虐的能量余波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肆意流淌。凌尘(道骸)小心翼翼地在其中穿梭,新生的寂灭之瞳冷静地扫视着周遭。
这枚右眼赋予了他前所未有的视角。那些在正常感知中混乱无序、充满毁灭性的能量乱流和法则碎片,在寂灭之瞳的视野里,却呈现出另一种景象——它们并非完全混乱,其崩解、湮灭的过程,隐隐遵循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属于“终结”本身的规律。一些区域“死寂”程度较高,相对稳定;而另一些区域则仍在剧烈“衰亡”,充满不可预测的危险。
这让他能够提前规避最致命的陷阱,选择相对安全的路径。同时,他也更清晰地感受到那条源自未知深处的苍白细线。它如同一条极细的、冰冷的光纤,贯穿重重混沌,指引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其上传来的寂灭道韵精纯而古老,与同化他的那点火焰同源,却强大浩瀚了不知多少倍。
追随它,如同飞蛾扑向遥远的冷月,明知危险,却是眼下唯一的参照。
左眼的数据星海则全力运转,配合寂灭之瞳的感知,不断分析、计算着最佳行进路线,并警惕着后方那如同潮水般缓缓推进的法则修复之光。那浩瀚意志的冰冷注视感虽因这片区域的特殊性和他自身气息的微妙变化而有所减弱,却始终如芒在背,提醒着他危机从未远离。
玄冥令紧紧吸附在骨爪上,沉寂无声。它似乎极为忌惮那寂灭之力,之前本能的抗拒已然消失,转而极力收敛自身所有气息,仿佛生怕引起那苍白火焰的注意。这对凌尘(道骸)而言倒是好事,少了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干扰。
行进变得缓慢而艰难。每前进一步,都需要耗费心力感知、计算、规避。新生的、蕴含寂灭特性的力量在骨骼内流转,带来强大感觉的同时,也带来沉重的负担。维持意识核心内那脆弱的平衡需要时刻警惕,稍有不慎,那冰冷的死寂感便会试图反噬,侵蚀那点暖色余烬和理性的星辰。
也不知在这光怪陆离的混沌中前行了多久,前方的景象忽然发生了变化。
混乱的能量流和法则碎片逐渐变得稀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粘稠、更加晦暗的虚无。仿佛这片区域的存在本身正在缓慢地、不可逆转地“蒸发”,归于一种比归墟更深沉的“无”。
而那条苍白细线,正是延伸向这片虚无的深处。
寂灭之瞳传来轻微的悸动,显示这里的“终末”道韵远比外围浓郁。
凌尘(道骸)变得更加谨慎。他收敛全身气息,将寂灭之力萦绕体表,使自己尽可能融入这片环境,然后缓缓踏入这片诡异的虚无地带。
一进入其中,便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并非没有能量,而是所有的能量和法则都呈现出一种极度“惰性”的、濒临彻底消亡的状态。在这里,连“混乱”都快要消失了,只剩下永恒的沉寂。
跟随着苍白细线,又前行了一段距离。忽然,寂灭之瞳猛地一跳,捕捉到了前方虚无中一个极其异常的存在。
那是一个模糊的轮廓。
依稀能辨认出,那似乎是一具……残骸?
并非锁链,也非神骸碎片,更像是一具人形的骨骸,但极其巨大,仿佛远古巨人。它通体呈现出一种黯淡的、仿佛被岁月和寂灭共同侵蚀过的灰白色,静静地悬浮在虚无中央,没有任何能量波动,仿佛已经死去了亿万年。
而那条指引方向的苍白细线,正无声无息地没入这具巨大遗骸的胸口位置。
凌尘(道骸)骤然停下,星辰与寂灭交织的眼眸死死盯住那具遗骸。
危险?机遇?还是……陷阱?
他不敢贸然靠近,只是远远地观察。寂灭之瞳仔细扫描,发现那遗骸的材质非同一般,绝非普通骨骼,其上残留着极其细微的、与苍白细线同源的气息,但更加内敛,几乎完全沉寂。它就像是……那条寂灭细线的一个“锚点”,或者一个“中转站”?
就在他全神贯注观察之时,一个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意念波动,如同风中残烛,竟从那具巨大的遗骸中传了出来!
“……后来……者……”
这意念模糊不清,充满了沧桑与死寂,却奇迹般地并未包含恶意,反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与疲惫。
凌尘(道骸)心神一震,意识高度凝聚:“你是谁?”
“……守寂……之人……亦是被囚……之人……”那意念断断续续地回应,仿佛每一次传递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循……‘终末之引’……而来……汝……竟能……承受‘寂灭之火’……而不灭……反而……与之共……鸣……”
终末之引?指的是那条苍白细线?寂灭之火?是同化他的那种火焰的名称吗?
“此地是何处?你为何在此?”凌尘(道骸)冷静地追问,并未放松警惕。
“……此地……乃‘万古坟场’的一角……埋葬……失败者……与……废弃……法则……的……边缘……吾……奉命……镇守此……地……防止……‘它们’……回流……亦……永世……不得……离开……”那遗骸的意念中透出无尽的苦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