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瞳少年的离去,如同他出现时一般突兀,未留下丝毫痕迹,只余下那片被“虚无”侵蚀的死寂之地,以及方腊心中那被彻底掀翻又强行重塑的认知。手握清焰与魔焰双刃,感受着体内那因力量分化而暂时达成的、脆弱却清晰的平衡,他深知,自己已踏上了一条与前十年截然不同的道路。
不再仅仅是镇压与守护的“逆魔天师”,而是试图驾驭光暗、主动寻求破局的“变数”。然而,“变数”需要方向,需要信息,需要理解他所面对的一切,究竟源于何处,又将归于何方。幽瞳少年口中的“棋局”,玄冥低语中的“执棋者”,无念天师那看似终结却又仿佛只是开端的布局……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更加深邃、更加令人不安的真相。
他需要答案。而最有可能留存答案的地方,便是无念天师留下的传承。
方腊没有迟疑,身形化作一道模糊的流光,离开了这片被“虚无巨眼”注视的荒原,径直返回了两藏身的葬星原石殿。相较于外界正在复苏的喧嚣与潜藏的危机,这片荒寂的高原,反而成了他唯一能静心思考与探寻的净土。
石殿依旧简陋、冰冷,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岁月与混沌气息侵蚀留下的斑驳痕迹。方腊盘膝坐在殿心,清焰刃与魔焰刃交叉置于膝前,一者散发着净化安宁的清辉,一者弥漫着冰冷毁灭的暗芒,两者气息迥异却又同源共生,在他周身形成一个微妙的气场,暂时压制住了体内混沌本源的躁动。
他闭上双眼,心神不再仅仅沉入体内与封印对抗,而是循着灵魂深处那属于无念天师的轮回印记,以及逆捉师道统的传承脉络,向着更久远、更隐秘的记忆碎片与知识沉淀深处探寻。
十年前,无念天师的残魂在助他斩出“斩因断果”一刀后彻底消散,但其留下的传承,尤其是那些被封存最严、似乎涉及天地终极奥秘的部分,方腊当时境界未稳,心绪激荡,并未能完全触及。如今,他境界已达伪天罡圆满(虽力量分化,但境界根基仍在),又经历了与玄冥的终极对决、以身封印、乃至分化清魔双刃的蜕变,心神在极致的痛苦与抉择中被打磨得更加坚韧与通透,已然具备了开启那最后秘藏的资格。
他的神念,如同一枚投入无底深潭的石子,沿着轮回印记的指引,不断下沉,穿越了属于“方腊”这一世的纷杂记忆,穿越了前世梁山聚义的烽火与背叛,穿越了更早几世逆捉宿体的挣扎与牺牲……最终,触及到了一片被无数重清光符文封印的、仿佛由纯粹意念与古老信息构成的区域。
这里,是无念天师传承的核心禁地,记载着逆捉一脉最终的使命与……真相。
方腊的神念凝聚成形,立于这片清光流转的意念空间之中。前方,并非书卷或玉简,而是一幅缓缓展开的、仿佛由星辰光点与命运丝线交织而成的巨大卷轴虚影——无念天师预言卷!
卷轴之上,没有文字,只有不断流动、变幻的画面与蕴含庞大信息的意念流,直接映入方腊的感知。
首先呈现的,并非具体的预言,而是一段被尘封的上古秘辛:
混沌初开,阴阳分立,清浊自分。然,混沌非死物,其有残意,谓之“归墟本能”,乃万物终末之引。此本能散逸于诸天万界,与众生恶念、负面情绪交感,遂化“妖魔”。妖魔非一族一类,乃“存在”之反面,秩序之毒疮,其性在吞噬、毁灭、使万灵重归混沌。
方腊心神震动。原来妖魔的根源在此!并非某种外来入侵的种族,而是源自宇宙诞生之初就存在的、“混沌”的残留本能与众生负面情绪的结合体!这解释了为何妖魔形态千奇百怪,能力诡谲多变,其核心本质却是共通的——趋向“归墟”!
画面流转,展现上古景象:有先民筚路蓝缕,与自然抗争,亦有强大修士,餐霞饮露,追寻求索。但妖魔如同阴影,始终伴随,小则惑人心智,引发战乱,大则聚集成潮,吞噬一方世界。
……时有先觉者,感天地之戾气,察妖魔之根源,知此乃大道缺漏,永恒之劫。为阻万灵归于寂灭,遂立“逆捉”一脉。逆天而行,捉拿妖魔法则,非为灭杀(因其根源不灭),实为“封印”、“疏导”、“平衡”。以己身承戾气,化灾劫为砥石,磨砺道心,维系天地一线生机。
逆捉师的起源与使命清晰起来。他们并非简单的捉妖道士,而是直面宇宙本源缺陷的“补天者”!他们的敌人,是伴随着“存在”本身而生的、永恒的“归墟”倾向!
卷轴画面继续演变,展示了上古逆捉师们的辉煌与牺牲。他们布下大阵,封印强大的妖魔源头;他们行走诸界,平息因恶念汇聚而生的魔灾;他们甚至尝试炼化混沌戾气,探寻从根本上缓解劫难的方法……然而,画面越到后来,越是沉重。
……然,归墟本能如影随形,妖魔生生不息。逆捉一脉代代传承,英杰辈出,亦代代陨落,如飞蛾扑火。更有大能力者,窥见未来片段,得惊人预言:此劫非一世一代可解,乃贯穿时空之“永恒劫难”。混沌本能会不断寻找载体,凝聚成诸如“混沌玄冥”般近乎本尊化身的恐怖存在,掀起席卷诸天的“大寂灭”。而“虚蚀之主”……乃“归墟本能”于无尽虚空深处,汲取万界寂灭之意,所孕育出的、更加纯粹、更加接近“无”之概念的……永恒妖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