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高倍率望远镜和热成像仪,山谷深处的景象让孙浩倒吸一口凉气。那里并非想象中的小股部队,而是一个规模不小的临时营地!
帐篷经过精心伪装,但天线林立,车辆进出频繁,更重要的是,热信号显示人员活动密集,且警戒哨位布置得极其专业。
“妈的,是个大家伙!”孙浩压低声音,“看那通讯天线的规格,还有警卫的配置,至少是个师旅级指挥所,甚至更高!”
他们迅速将观测到的坐标、目标特征帐篷数量、车辆类型、天线种类、活动情况通过数据链传回团指。
叶修在指挥车上接收到7连发回的信息,结合卫星刚刚传来的该区域红外影像增强图,瞬间判断出这是一个极高价值的目标——
极有可能是蓝军“新西兰”集团军最后的指挥中枢,或者至少是一个重要的战役级指挥所!
“目标确认,高价值指挥节点。”叶修的声音冷静,“坐标,。但我团远程火炮射程不足,航空兵呼叫需要时间,且可能遭遇残余防空火力拦截。”
他立刻意识到,最快、最稳妥的打击方式,就是动用第二炮兵的战术弹道导弹!
“命令7连‘山鹰’,立即启动‘东风’引导程序!通过南斗短报文系统,向集团军前指暨二炮火力协调中心发送打击申请!最高优先级!”叶修果断下令。这套流程,他们早已在模拟训练中演练过无数次。
在山谷的制高点上,“山鹰”士官站得笔直,他的目光如鹰般锐利,紧紧盯着手中的南斗手持终端。这可不是普通的手持终端,而是带有加密模块的先进设备。
“山鹰”士官对这台终端的操作非常熟练,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舞动着,就像是在弹奏一首激昂的乐曲。他并没有直接呼叫导弹部队,而是按照预定的规程,精心编写了一条极其简练但信息完备的密语短报文。
这条短报文虽然简短,却包含了至关重要的信息。首先是“山鹰”士官自己的身份识别码,这是他在军队中的唯一标识,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接着是目标类型代码,这里明确指出了目标是指挥所,让导弹部队能够清楚地知道要打击的目标是什么。
然后是精确的地理坐标,这是通过GPS和南斗双模校准得到的,确保了导弹能够准确地命中目标。
再接下来是请求打击的导弹类型,“山鹰”士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东风-15,这种导弹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和高精度。
这条短报文通过南斗卫星的信号,瞬间发送至数百公里外的集团军前指。
集团军前指的二炮火力协调席位几乎同时收到这条最高优先级的申请。
系统自动识别“山鹰”的引导员资质和目标价值,立刻弹出警报。
值班军官仅用十几秒确认信息无误、无冲突,避免误击友军或敏感目标后,点击“批准”,并将目标数据包通过专用光缆数据链,直接发送至预设的、处于待命状态的第二炮兵某战术导弹旅发射阵地。
导弹旅发射阵地上,接到打击命令和数据包的发射单元,早已完成了发射前的大部分准备工作。
目标坐标注入,弹道计算瞬间完成。随着发射指挥官一声令下:“预备——放!”
傍晚时分,天空飘着的雪花被两道骤然亮起、撕裂昏暗天幕的急促光芒所照亮! 两枚东风-15近程弹道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如同死神的双瞳,从远方的发射阵地腾空而起,以极高的弹道,朝着无名山谷的方向猛扑而去!
整个发射流程,从接到命令到导弹升空,耗时不到十分钟!
7连的侦察兵们匍匐在山脊上,紧张地盯着目标山谷方向。
虽然知道导弹落点会被导演部设定在数公里外的无人区,但他们依然能通过观测感受到那毁灭性的力量。
数分钟后,即使隔着数公里,他们也清晰地看到,远方被导演部划定的替代打击区,两团巨大、耀眼得令人无法直视的火光,几乎不分先后地猛然绽放!
随即,脚下的大地传来了沉闷而强烈的震动!巨大的爆炸声浪如同滚雷般席卷而来,震得人耳膜发麻!
孙浩赶紧举起高倍望远镜,望向山谷中的蓝军营地。
只见营地内原本的井然有序瞬间被极度的恐慌所取代!
人员从帐篷里惊慌失措地跑出,车辆试图发动。显然,他们也通过自己的手段侦测到了导弹来袭,并被那惊天动地的模拟爆炸所震慑。
紧接着,望远镜视野中出现了决定性的一幕:
几名身着没有军衔标志的冬季荒漠迷彩、气质明显是高级指挥官的中年男子,在警卫人员的簇拥下,脸色铁青地从一顶最大的指挥帐篷中快步走出。他们似乎正在争执或下达紧急指令。
然而,就在他们暴露在帐篷外的瞬间,他们身上佩戴的激光模拟交战系统接收装置,仿佛被无形的力量触发,瞬间冒出了浓密无比、代表“阵亡”或“指挥部被端”的彩色烟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