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 第87章 议迁都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第87章 议迁都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11-06 01:10:58

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毙命的消息,在应天府城内迅速扩散,引发朝野上下的振奋。

崇祯在应天府已驻留多日,尽管朱仙镇一役振奋了军心,但国家危局并未解除。

金国二太子死于大宋,金国必然会报复。

战事暂歇,治国理政的重任便压上心头,首当其冲的便是大宋都城的未来。

宋金议和,二圣南迁,百官如漂萍,无根之木,再居应天。

在一次常规的朝会上,有臣子率先提出:“陛下驻跸应天已久,虽军务紧急,然宗庙社稷重地仍在东京,臣等请陛下早日还京汴梁,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这一提议,迅速获得了不少老臣的附议。

他们论及东京乃是祖宗基业所在,立国百年,社稷宗庙、帝王陵寝皆安放于此,是天下正统之所在。

皇帝长久离京,于礼不合,亦恐动摇民心。

还京汴梁,不仅能昭示大宋朝廷的稳定与正统,更能凝聚士气,展现守土决心。

崇祯静静听着臣子们的陈述,面无波澜。

他心中深知,还京汴梁之议,是情理之中。

然而,东京城的现实状况,却让他无法苟同。

在失去了幽云十六州作为屏障之后,东京已是门户洞开。

虽有黄河,但在隆冬时节冰封,根本无法阻挡金人铁骑南下。

去岁金军两次南下,东京门户洞开,城池被攻,百姓被掳,宗庙蒙尘,无不昭示着其防御能力的匮乏。

与其被动挨打,坐困愁城,不如另觅基业。

崇祯心中早已有了定策:南迁渡江,定都江宁府,也就是后世的南京,大明的龙兴之地。

那座城池,坐拥长江天堑,背靠富庶江南,足以成为大宋再造社稷的根基。

但身为君王,崇祯不能率先提出“迁都”二字,以免被视为畏战怯懦,动摇新立的威信。

他需要一场廷议,让臣子们将这个议题推上台面,再循序渐进,引导走向。

这是崇祯惯用的伎俩。

于是,在第二天的正式廷议上,崇祯将议题明确:“鉴于金国反复无常,东京城防屡受侵扰,今召诸位卿家,共议我大宋都城安置,以及国策走向。”

御前殿堂气氛凝重,百官肃立,等待着首次提出方略的臣子。

首先出列的是宰相李纲。

“陛下,臣以为,当下之急,乃是稳固根基,凝聚人心,东京汴梁,乃我大宋立国之都,是太祖太宗基业所在,是天下人心所系,一旦轻言放弃,恐动摇国本,人心离散,金人更是长驱直入,将我大宋视为无主之地,臣主张,还京汴梁,整顿黄河防线!”

李纲郑重奏道:“东京城虽屡遭兵燹,但其城垣基础仍在,军民尚有守城经验,去岁之溃,非城池之过,乃军心涣散,将领无能所致。”

“如今陛下临危受命,整饬军队,提振士气,已见成效,若能还京,以东京为核心,重整黄河防线,固守要冲,辅以坚壁清野之策,金人铁骑即便南下,亦无法再如入无人之境。此举能向天下昭示我大宋坚守故土之决心,稳定南北局势,为日后反攻积蓄力量。”

李纲的建议,维护了传统与正统,也考虑了实际的军事部署,获得了不少文官的认同。

李纲话音刚落,岳飞便踏步而出。

他步履沉稳,面容坚毅,声音洪亮:“陛下!臣以为,我大宋之根本,在于武备,在于国土,金人侵我河山,犯我百姓,此乃奇耻大辱!”

“东京虽历战火,非不可守,然守城并非长久之道,唯有主动出击,方能解除根本危机。”

“故而臣主张,应以河北为起点,率六师北伐,收复幽云十六州!”

岳飞语气激昂,进一步阐述:“幽云之地,乃中原门户,若其不复,金人铁蹄可随时叩关,陛下若能定河北,以河北为抗金前线,则可凭借燕山山脉之险,阻敌于境外。”

“此乃攻势防御之策,以战止战,方能彻底扭转被动局面,我军将士,经历朱仙镇之战,士气正盛,当乘胜追击,一举将金人逐出故土!”

“届时,东京之安危,便可迎刃而解!”

岳飞的话语充满了军人的果决与理想主义,殿内不少武将听后,热血沸腾,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视其为大宋未来的新兴将星。

崇祯细细聆听了两人的论述。

李纲的还京之议,过于保守,未曾触及东京城易攻难守的根本缺陷。

至于岳飞的提议,则太过于激进了!

战略上固然壮志凌云,但以大宋当前元气未复的国力,贸然北伐,风险极大。

也是,如今岳飞只不过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缺乏政治视野,只是站在武将的角度看待天下大事。

不过也没毛病,起码这番话能激起大宋将士的热血。

也让大宋臣民知道,燕云十六州对大宋的重要性,迟早有一天要拿回来!

眼下两位臣子的表态,和崇祯的想法背道而驰。

他需要一个能够跳出固有思维,且能为自己心中之策铺路的提议。

崇祯的目光,在殿内扫过一圈,最终落在了殿内末位,躬身垂首的秦桧身上。

秦桧历经应天之变,又被崇祯“晾晒”殿外一日,深知自己已处于风口浪尖。

当感受到帝王的目光,他心中一凛,瞬间领会了其眼神中的含义。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次考验!

他明白,皇帝欲弃东京,另择新都,但不能由自己明言。

秦桧深吸一口气,走出队列,躬身行礼:

“陛下,臣万死!然国之大事,臣不敢不言,岳将军与李相公之忠勇,臣万分景仰,然以臣愚见,眼下我大宋元气未复,金人凶悍,与其硬碰,不如暂避锋芒,以求他日再图恢复。”

“东京城,正如李相和岳将军所言,屡受侵扰,已失险要,若再还京,徒耗国力,臣斗胆请奏,朝廷可南迁至扬州,暂作行在!”

话音刚落,殿内百官嗡声议论。

不等有人发作,秦桧进一步解释其理由:“扬州地处江南腹地,钱粮富足,可为朝廷提供充足补给,扬子江水流湍急,可作天堑,金人骑兵不擅水战,渡江维艰,可保京城一时安宁。”

“且扬州远离战火,朝廷可休养生息,招募兵马,训练士卒,发展生产,待我大宋国力恢复,再挥师北伐,光复故土,此乃万全之策!”

喜欢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