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峰,名副其实,占地极广,连绵的山体被历代宗门前辈以莫**力,开辟成无数层叠递进、宛若巨大阶梯般的灵田。远远望去,绿意盎然,灵气氤氲,各色灵植花卉点缀其间,煞是壮观。按照灵气浓郁程度和所种植灵物品级的不同,整个百草峰被严格划分为甲、乙、丙、丁若干大区域。
秦龙被分配负责的丙区三七号灵田,位于山峰的中下层位置。此处的灵气在丙区中也算是较为稀薄的一档,主要种植的是用于炼制最基础丹药“聚气丹”和疗伤散剂“回春散”的两种灵草——“凝露草”与“三叶花”。这两种灵草生命力相对顽强,对灵气需求不高,但生长周期短,需要频繁照料,正适合分配给新入门的外门弟子“磨砺”。
自此,秦龙开始了规律而艰辛的药园生活。
每日凌晨,天际刚刚泛起一丝微弱的鱼肚白,山间还弥漫着未散的清冷雾气,秦龙便已起身,简单洗漱后,迎着料峭的山风,准时赶到丙区三七号灵田。他的首要工作是灌溉。用的并非普通清水,而是从山峰深处引来的、蕴含着一丝微弱灵气的灵泉。他需要手持特制的、刻有简单聚灵纹路的木瓢,从田边的灵泉渠中汲取泉水,再调动自身龙脉中的龙力为引导,将灵泉均匀、舒缓地洒在每一株“凝露草”和“三叶花”的根部。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极为考验耐心和对自身力量的掌控。灵力输出必须平稳温和,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若力道稍猛,蕴含龙力的泉水可能冲击损伤娇嫩的灵草根系;若灵力引导不均,则会导致灵草吸收灵气不匀,影响长势和药效。这枯燥的动作,每日需要重复成千上万次。
午后,则是除草除虫的时间。灵田之中,并非只有有益的灵草,更多的是那些会疯狂抢夺养分和灵气的杂草,如叶片边缘带着锯齿、能分泌微弱腐蚀性粘液的“蚀灵草”,以及藤蔓纤细、会缠绕灵草茎秆、汲取其精气的“缠心藤”。这些杂草往往与灵草形态相似,混杂其中,需要极好的眼力和耐心去一一辨识、连根拔除,不能有丝毫遗漏。
一同在丙区劳作的多是外门中资质普通、或出身灵界底层家族的弟子,其中也包括几位与秦龙一同飞升上来的同伴。他们大多沉默寡言,脸上被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刻满了麻木与疲惫,眼中曾经在飞升时闪耀的光彩,似乎已逐渐被现实的沉重磨灭。休息间隙,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的,也多是如何节省那微薄的贡献点,换取一颗劣质聚气丹,或是哪个区域的执事脾气好些,能让他们偶尔偷闲片刻。
秦龙身处其中,却显得格格不入。他并未因职司的低微与繁重而有丝毫懈怠,反而将这看似惩罚性的劳作,当作了一种对心性的打磨和另类的修行。
在引水灌溉时,他摒弃杂念,心神沉静,细心体会着自身龙力与灵泉中那微弱灵气、以及与脚下灵草生命气息之间产生的微妙共鸣。他尝试着以《太古霸龙诀》中记载的精微操控之法,将龙力分出更细更柔的支流,仿佛不是在进行体力劳动,而是在进行一种独特的灵力操控演练。每一次瓢起瓢落,都是对力量掌控的一次锤炼。
在弯腰除草时,他不仅是在完成任务,更是在近距离观察、记忆这些灵界最基础植物的形态、习性、乃至它们与杂草之间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他将亲眼所见与烙印在脑海中的《灵界风物志》相关知识相互印证,弥补着下界修士对灵界认知的空白。
他远超同阶修士的强悍神魂力量,以及《太古霸龙诀》这门神秘功法带来的对能量近乎本能的精微掌控力,在此刻逐渐展现出巨大的优势。旁人需要小心翼翼、花费整个上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灌溉的灵田,他往往只需一个多时辰便能高效完成,而且经他手灌溉后的凝露草和三叶花,叶片更加饱满翠绿,脉络间隐隐有灵光流转,长势明显优于旁边那些只是敷衍了事者负责的灵田。
这异乎寻常的表现,很快引起了负责管理丙区日常事务的一位刘姓老执事的注意。刘执事须发皆白,修为在龙脉境六重停滞多年,似乎早已断了晋升之念,平日里待人颇为和气,但也带着一丝看透世情的淡然。他暗中观察了秦龙数日,又亲自检查了几次三七号灵田的状况,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最终,他找到秦龙,并未多说什么,只是淡淡点头,默许了他可以在保证灵田绝不出问题的前提下,自行安排完成工作后的剩余时间。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默许,对于秦龙而言,却是挤出来的宝贵机会!他立刻将这些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他首先将那枚《灵界风物志》玉简反复研读,直至其中记载的九州地理、宗门概况、势力分布、常见妖兽、基础灵材等信息烂熟于心。随后,他便频繁前往外门那座对所有人免费开放、但藏书多为大陆货色的藏书阁一层。
这里没有高深的功法秘籍,只有堆积如山的杂书游记、地方志异、基础灵草图谱、常见矿石鉴宝指南、乃至一些前辈修士留下的见闻手札。对于绝大多数渴望快速提升实力的外门弟子而言,这些书籍毫无价值。但秦龙却如获至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