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门小比的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泼入了一瓢冷水,瞬间让整个天岚宗外门彻底炸开了锅,进入了一种空前紧张、热烈而又躁动的备战状态。
平日里虽然也人来人往的修炼塔,此刻广场上排起的队伍蜿蜒曲折,如同长龙,从塔门一直延伸到远处的白玉台阶下。弟子们脸上大多带着急切与渴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竞争压力。负责守塔的老者依旧面无表情,但扣除贡献点的玉镜光芒闪烁得愈发频繁。
外事堂内更是人满为患,巨大的任务光幕前被围得水泄不通。那些报酬丰厚、尤其是能直接提升战斗力或修为的高难度任务,几乎在刷新出来的瞬间,就被眼疾手快的弟子抢劫一空。甚至因此引发了几起小规模的争执,最后还是执事出面才强行压下。低级、耗时的任务则少人问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宗门内部的坊市也随之变得异常火爆。平日里需要吆喝才能卖出的丹药、符箓、疗伤药膏,此刻价格普遍上涨了一到两成,却依然供不应求。尤其是那些能临时提升灵力、增强爆发力或者加速伤势恢复的丹药符箓,更是成了紧俏货。锻造坊和兵器铺的生意也好了不少,弟子们纷纷检查、保养甚至升级自己的武器防具,以期在小比中多一分胜算。
整个外门,仿佛一架原本匀速运转的机器,骤然被加注了狂暴的动力,每一个齿轮都在疯狂地转动,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感。
然而,在这片普遍躁动的氛围中,秦龙那处位于外门边缘区域的小院,却仿佛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显得格外的安静,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送走了前来商议小比事宜、个个摩拳擦掌、激动得难以自抑的赵大山、王铁、苏婉等人后,秦龙缓缓关上了那扇略显斑驳的木门,将外界的喧嚣与浮躁彻底隔绝。院内,只剩下风吹过老槐树叶的沙沙声,以及他自己平稳的呼吸声。
他没有立刻开始修炼,而是独自一人静坐于简陋的静室之中。油灯如豆,昏黄的光线将他沉思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微微晃动。他的面前,石床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他目前所有的“家当”,需要进行一次清晰的盘点与规划。
首先是最重要的贡献点。身份令牌上,数字显示为“四百二十七”。这其中,有风云榜的月度奖励,有之前完成任务和出售材料的结余。看似不少,但在修炼塔动辄数十点一天的消耗面前,依旧显得捉襟见肘。
其次是丹药。三个小巧的玉瓶并排而立:风云榜奖励的十颗黄阶中品“聚灵丹”,五颗黄阶中品“回春丹”,以及清璇所赠、仅剩的三颗黄阶上品“回元丹”。此外,还有几个粗糙的瓷瓶,里面装着他自己利用处理药材时节省的边角料,尝试炼制的“止血散”、“回气散”,品相和效果都极不稳定,勉强算是练手之作。
材料方面,主要是一些妖兽血肉:用冰块符封存着的、尚保留着几分血气的金线蟒肉一大块,以及赤炎狰身上剔下的一些蕴含火属性血气的精肉。这些都是他准备用来辅助修炼《太古霸龙诀》,补充气血之用。旁边还有一个小布袋,装着一些他在炼丹堂处理药材时,按照规矩允许带回的、品相稍次或零碎的药材边角料,种类繁杂,但量都不大。
除此之外,便是两件非同寻常之物:一枚色泽暗淡的玉简,里面是他从家族带出的那面神秘玉璧的拓印,记录着那部至今无法修炼的远古残缺功法《混沌衍龙诀》;另一件,则是那张得自墨渊洞府、材质不明、边缘焦黑、描绘着疑似“龙墓”位置的兽皮地图残片。这两样东西,关乎他最大的秘密与未来的道路,但于眼下的小比,并无直接助益。
“三个月……”秦龙手指轻轻敲击着石床边缘,发出笃笃的轻响,眼神锐利如鹰,在心中飞速盘算。
“要想在数千外门弟子中脱颖而出,在小比中杀入前十,乃至冲击更高的名次,我目前的实力,还远远不够!”他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
“首要目标,修为!必须在三个月内,至少突破到龙骨境二重!若能稳固在二重中期甚至后期,把握才更大。”
“其次,战力!‘新·龙吟剑式’虽已入门,并能剑气离体,但运用尚不够纯熟圆融,威力也有提升空间。若能再掌握一门与龙气契合、威力更强的玄阶武技,如之前在藏经阁看中的那门《游龙掌》,攻防手段将更加全面。”
“最后,辅助手段!炼丹术不能落下,这不仅关乎资源,更可能成为我的杀手锏。若能成功炼制出以我龙血为主药的‘龙血丹’,其效用以我自身为引,必然远超寻常丹药,对修炼和突破的助力无可估量!”
思路逐渐清晰,但现实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贡献点有限,必须精打细算,将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
“修炼塔是快速提升修为的捷径,必须保证使用。但长期停留在第一层,效率对于即将突破的我来说,恐怕会逐渐降低。或许……可以尝试冲击第二层?那里的灵气浓度和压力更适合突破后的修炼。但每日三十贡献点的消耗,几乎是第一层的三倍!以我现在的身家,支撑不了多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