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岚宗炼丹堂,坐落于外门区域与内门交界处的一片独立山峦之下。这里地势相对僻静,灵气中却混杂着独特的药香与地火引动后残留的灼热气息,与宗门其他区域的清灵之感截然不同。尚未走近,便能望见一座座或圆或方、造型古朴的丹房依着山势层层叠叠地分布,不少丹房顶部的透气孔中还隐隐有各色烟气袅袅升起,那是丹药炼制过程中逸散出的丹气。
靠近炼丹堂主殿的区域,人流明显增多。穿着各色服饰的弟子行色匆匆,有的面带喜色捧着小巧玉瓶快步走出,有的则眉头紧锁,身上还带着烟火气息,显然刚经历了一次失败的炼制。空气中弥漫的药香也变得更加复杂,时而清新,时而苦涩,时而浓烈,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此地所进行的无数尝试与探索。
秦龙按照宗门地图指引,来到炼丹堂负责接待与管理的外事殿。殿内不如外事堂那般喧嚣,却自有一种严谨而忙碌的氛围。他向值守弟子表明了来意——申请成为炼丹堂见习弟子。
“见习弟子?”值守弟子抬眼看了看他,公事公办地说道,“入门需缴纳二十贡献点作为‘见习保证金’。一个月内,若能通过基础考核,正式留下,保证金退还。若无法通过或中途自行放弃,贡献点不予退还。你可想清除了?”
二十贡献点,对于普通外门弟子并非小数目。秦龙面色不变,直接递上了身份令牌。扣除贡献点后,值守弟子递给他一枚临时身份木牌,并让一位看起来年纪稍长、面色有些疲惫的炼丹学徒,引着他去拜见负责管理外门见习弟子的陈松执事。
陈执事的房间位于外事殿后方,陈设简单,除了必要的桌椅,便是几个装满书籍和卷宗的书架,以及一个正缓缓飘着青烟的青铜香炉,炉内燃烧的是一种有宁神静气效果的药香。
陈松执事年纪约莫四十上下,面容清癯,颧骨微高,一双眼睛不大,却异常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他穿着一身略显陈旧的灰色炼丹师长袍,袖口处用银线绣着一道清晰的丹鼎纹路,这是天岚宗认证的一品炼丹师的标志。他放下手中正在翻阅的药材图鉴,目光落在秦龙身上,带着审视的意味。
“你就是新来的见习弟子秦龙?”陈执事的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我听闻过你。入门不足两月,便登上外门风云榜第九十七位,倒是后生可畏。”
“正是弟子。”秦龙心中微动,没想到自己的名字连这位专注于丹道的执事都已知晓,他恭敬地躬身行礼。
“嗯。”陈执事微微颔首,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告诫,“不过,实力不错,修炼速度快,并不代表你在炼丹一道上就有天赋。炼丹,乃是水磨工夫,最重心细如发、沉稳如山、耐性如渊,更需要对火焰强弱、药材药性有着近乎苛刻的精准掌控。观你年纪轻轻便锋芒毕露,登临榜单,想必性子跳脱,急于求成。这等心性,于丹道一途,未必是好事,甚至可能适得其反,白白浪费大好光阴与宗门资源。”
他言语直接,甚至有些刻薄,显然是见多了有些修炼天赋便眼高于顶、以为炼丹也能轻易上手的弟子,最终碰得头破血流,浪费了自身时间,也损耗了炼丹堂的药材。
秦龙神色依旧平静,并未因执事的质疑而显露出丝毫不满或争辩,只是再次躬身,语气诚恳:“陈执事教诲的是。弟子深知炼丹之道,博大精深,绝非一蹴而就之事。弟子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心,必当潜心学习,恪守堂规,从最微末处做起,绝不敢好高骛远。”
陈执事见他面对批评,态度依旧恭谨,眼神沉稳,不见丝毫浮躁之气,与自己预想中那种年少得志、锋芒毕露的样子颇有不同,锐利的目光稍稍缓和了一丝。
“既如此,念在你态度尚可,便给你一个月的见习机会。”陈执事沉声道,“见习期内,你的主要任务,便是处理药材。这是丹道最基础,也是最根本、最能磨练炼丹者心性的工作。药材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提纯、融合乃至成丹的成败与品质。做得好,心性磨练到位,方可接触控火诀,学习初步的提纯、熬炼等后续步骤。”
说着,他取出一枚淡青色的玉简和一把长度不过三寸、通体银亮、刀身纤薄如柳叶的特制小刀,递给秦龙。
“玉简之内,记录了《百草初解》上册,以及《基础药材处理手法详解》。另外,还有本月你需要完成的药材处理清单以及各项处理必须达到的标准。去丙字三号药材处理间,那里有专用的工具和每日准备好的新鲜药材。每日必须完成定量,我会不定期亲自抽查。若有不解之处,可询问当值的炼丹学徒,但需记住,他们亦有自身任务,莫要频繁打扰,多数问题,玉简中自有答案,需自行揣摩领会。”
“是,弟子明白。多谢陈执事。”秦龙双手接过玉简和小刀,触手冰凉,能感受到那小刀并非凡铁,隐隐有灵力流转。他再次恭敬行礼后,退出了执事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