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心驿站内,最后的战术分工敲定了。
由于潜入庄园以及在围墙处发动突袭解救人质,需要极高的纪律性、专业战术素养和默契配合,
这部分核心作战任务,毫无争议地交由肖望带来的“兵蚁组”精锐负责。
然而,他们最大的短板是对庄园内部构造、路径及周围环境不熟悉。
因此,之前去过庄园的方牧跟周延铮,被正式编入肖望的潜入小队,负责担任向导和战术顾问。
几人围在铺开的详细地图前,对潜入路线、隐蔽点选择、接近围墙的方式以及最终发动攻击的时机和信号,进行了最后一轮细致的推演。
方牧指着地图上后山与庄园交界处,补充了一个关键信息:
“其实,之前王勇承他们就没有在后山安排固定岗哨,除了人手不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后山那片区域,特别是靠近几个主要放牧点的地方,因为牲畜的叫声和气味,长期吸引并聚集了不少丧尸游荡。
这无形中形成了一道由丧尸构成的‘天然防御带’。”
这个方法,方牧一伙人在之前的“闭关锁国”,固守养猪场时也是使用过的。
方牧总结道:“所以,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在不引起太大动静的情况下,安全地穿过这片丧尸相对密集的区域,成功从后山潜入庄园。”
肖望手下一名副官提议:“我们配备了微声冲锋枪,清理少量丧尸应该问题不大。”
肖望摇了摇头,否定道:“微声冲锋枪并非完全无声,连续射击的声响在寂静的夜晚依然可能传得很远,容易惊动庄园内部的守卫。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一直沉默旁听的周延铮此时开口:“我们有弓箭,应该能派上用场。”
肖望闻言,眼睛一亮:“弓箭?好主意!这确实是潜行摸哨的理想武器。你们有多少可用?精度和杀伤力如何?”
周延铮答道:“制作精良的木制反曲弓有六把,射程和精度都足够对付一般的丧尸。
另外还有几把有些瑕疵的备用弓,箭矢大概有一百五十支左右,应该够用。”
“足够了!”肖望估算了一下,
“我们初步计划潜入人员控制在八人左右的小规模精锐分队,人数再多反而容易暴露。
六把主战弓以及护甲,配合匕首和近身格斗,足够我们清理出一条安全通道。”
“八个人?”方牧听到这个数字,有些担忧,
“上次观察,围墙上的守卫至少有十五人以上。
我们只有八个人,要在瞬间控制局面并确保四名人质安全,兵力是不是太悬殊了?”
他毕竟没有亲眼见过“兵蚁组”的真正实力,难免心存疑虑。
肖望脸上露出了建立在绝对实力基础上的自信笑容,拍了拍方牧的肩膀:
“方牧同志,请相信我们的专业素养。
八对十五,在对方毫无防备、且我们拥有突袭优势的情况下,足够了。我对我的队员们有信心。”
方牧见肖望如此笃定,便不再多言,点头道:
“好,既然肖队长有把握,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回去将弓箭取来,你们也可以提前熟悉一下手感。”
“好,那就有劳你们跑一趟了。”肖望说道。
最终决定,由郑凡负责返回养猪场将全部弓箭尽快运来。
除了被编入潜入小队的周延铮和作为战地副指挥的方牧,养猪场其余五人暂时返回待命。
他们的“撑场面”任务随着“兵蚁组”主力的到来已经完成,接下来的高风险作战行动并非他们的职责范围。
在等待弓箭运抵的间隙,肖望与方牧等人继续细化围墙解救行动的细节。
肖望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方牧同志,我们这次支援队伍里配属了两名狙击手。
因此,围墙救援行动的统一信号,将由狙击手的枪声发出。
你认为,狙击手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谁?
哪一个目标的消失,能最大程度地震慑敌人,制造混乱,为我们创造最佳动手时机?”
“王勇昌!”
方牧几乎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声音里带着冰冷的决绝,
“他是王德厚的儿子,也是目前庄园叛军实际上的前线指挥。
那些守卫大多听他的直接命令。
只要第一时间击毙他,很可能造成守卫群龙无首,瞬间陷入混乱,甚至可能让一部分人直接放弃抵抗。”
肖望若有所思地看着方牧:“很冷静的判断。我原本还以为你选择他,多少带了些为好友王勇承复仇的个人情绪在里面。”
方牧的拳头下意识地握紧,指节有些发白。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恨意,沉声道:“如果只是为了复仇,我更想亲手宰了他。
但此刻,确保行动成功,救出所有人才是第一位。击杀王勇昌,是目前看来效率最高、风险最小的方案。”
肖望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仅重情义,更能在大局面前保持难得的理智和清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