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时间过多感叹,白池紧跟着抛出第二个问题。
“你们货单上写:护送一人去官方避难所收费五千罐头。你们能保证送去的人一定会被接收?”
“当然。”队长的回答没有半点犹豫,
“只要没感染、没有严重残疾,我们送去的人他们都会收。而且——只收我们送去的人。”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五千罐头换一个安全并且安稳的生活,很划算。”
安全,这个在末日世界里最奢侈的东西,被明码标价地摆在了面前。
“残疾?”方牧下意识重复。
队长的回答冰冷而现实:“是的,那边可不养闲人。”
几人一时无声。
方牧心里忍不住盘算:要是罐头够,把所有人都送走,就不用再提心吊胆地熬日子了。
可五千罐头……把整个养猪场拆了卖都不一定凑得齐。
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摁了下去。
这时,轮到周延铮提问了。
这是他们之前故意设置的,让三个人分别询问问题,看能不能通过不同的言语风格套取更多的消息。
周延铮站得笔直,开口道:“我们遇到过至少三种不同的丧尸。你们有没有系统记录过丧尸类别和应对方式?”
队长目光落在周延铮身上,打量片刻,才开口:“没错,你们观察地的确很仔细。
最常见的是普通丧尸,它们会在感染初期狂暴、速度快,并且保留部分视觉;两周后开始腐烂,速度减慢。
单体威胁中等,但成群出现极危险。建议用冷兵器或陷阱处理。”
队长顿了顿,继续说着:
“第二种,一些丧尸眼睛被完全破坏,彻底失明,但能够感知周围细微的波动,听觉极其敏锐,甚至能够感知到20米开外的脚步声。
这类丧尸我们称之为:超感知丧尸。
这类丧尸攻击力也很强,无法进行潜行刺杀,危险程度高。
建议远程狙杀、速杀,以免引来其他丧尸。”
“当然,有了超感知丧尸,自然也有失感知丧尸。
这类丧尸基本没有对外界的反应能力,行动也极其缓慢,危险程度几乎没有,可随意砍杀。”
……
他一连说了下去,足足列出九种不同类型的丧尸,特征、习性、弱点,全都清晰冷静地道来。
方牧几人听得脊背发凉,却又不敢漏掉一个字。
最后,轮到李穗岁询问关于物资地点的问题:“请问这里附近有没有获取枪械的军方物资地点?”
“军方的物资你们就不要想了,你们没有被授权。”
队长直接打断,“但警用枪械可以。据我们最新侦察,县城JC局的枪械库应该还没被人动过。”
他话锋一转,“不过以你们目前的装备水平,风险很高——开锁、清理门口尸群,都是大麻烦。”
“这信息你们还会卖给别人吗?”
李穗岁追问,“我们花费罐头购买的消息,不想白跑一趟。”
这是他们目前最担心的——花费巨大代价获得的信息,到头来却为他人做嫁衣。
“七天内不会。‘蚂蚁’出售的物资点信息会封锁七天,等我方侦察更新后才会重新上架。”
也就是说,他们只有七天时间窗口。
七天,在这个世界里,既漫长又短暂。
足够做很多准备,也足够发生无数变故。
方牧忍不住插问:“队长,我多问一句您别介意。
你们为什么不自己将这些物资取回,反而是通过地点信息贩卖出来?
无论怎么想,像枪械这种东西随便一把价格都会超过一个物资坐标信息的价格。”
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了,“蚂蚁”的做法似乎不符合作为商人的利益最大化原则。
“我们‘蚂蚁’并不会和当地的幸存者争夺物资的。”队长解释道。
“嗯?可我看到的是你们的人占领了高中,还把路边的太阳能板都给拆卸完了。”方牧继续问道,他想起了前几天目睹的一幕。
“那是据点建设期的必需物资。据点建成后,我们原则上不再主动搜刮本地资源——应急情况除外。”
队长的解释听起来合理,但方牧敏锐地捕捉到“原则上”和“应急情况”这两个留有充分余地的措辞。
方牧心中一动:那之前的加油站......还能再去!
这个消息比想象中更有价值。
蚂蚁的物资点更新机制和“不主动搜刮”原则,意味着许多被他们标记过但又未完全取走物资的地点,可能还有不少的“残羹剩饭”去收集。
“好了,我回答的已经够多了。”
队长看上去有些不耐烦了,他瞥了一眼手表,“三条基础信息,一条物资情报,总共八百罐头。怎么支付?”
“八百?!”李穗岁有些震惊,“不是一条物资信息两百吗?”
这个价格远超他们的预期。
“物资信息定价200到500。军火类稀缺资源,五百很离谱吗?”
几人一时哑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