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整整七天高强度的突击训练,除了方牧母亲、大伯母和需要特别看护的汪玥。
养猪场其余成员在周延铮和白池近乎严苛的手把手教导以及大纲加持下,基本掌握了手枪射击的要领,至少能做到安全握持、瞄准和击发。
时机成熟,众人决议,选择一个阴天外出行动。
是的,不是之前的晴天。
之前由于养猪场的装备简陋,都是想着通过丧尸避光的特性,尽量避免和它们多接触。
但此次目标截然不同——他们需要主动清理盘踞在高中校园内的丧尸,彻底扫清周边的潜在威胁。
阴雨天气下,丧尸大多不会成群挤在建筑物或地下车库等阴暗角落,而是更分散地在户外游荡。
这便于小队分头行动,逐一清除,避免了在晴天可能遭遇的、从阴暗处突然涌出的密集尸群。
即便有了手枪,直面小股尸潮依旧风险极高。
时近十月底,连绵的秋雨取代了夏日的骄阳,合适的天气很快到来。
第二天,铅灰色的云层低垂,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土腥气,而且还没有开始降雨,正是行动的绝佳时机。
尽管拥有五把手枪,但安防组四人全员出动,势必大幅削弱养猪场的防御力量。
经过权衡,最终决定只携带三把枪外出,剩余两把留给留守的方牧父亲和王小磊,以备不时之需。
三把枪的分配成了一个小问题。
周延铮和白池作为战术核心和最强战力,自然各配一把,并优先加装了仅有的两个消音器,额外配发两个满装弹匣,每人携弹量达到60发。
最后一把枪的归属,在方牧和郑凡之间产生了小小争执。
“郑凡,这把…要不我拿着?”方牧试探着问。
“哎哎哎?凭啥?”
郑凡立刻不干了,梗着脖子,“我这七天练得最狠,就连睡觉我都把枪拿着训练我的枪感!”
方牧早有准备,拍着他肩膀:“你想啊,我力气没你大,射箭技术跟你更是天上地下。
那把木制反曲弓在你手里,产生的效果不亚于一把手枪。”
“这倒是…”郑凡被戳中痒处,语气松动。
方牧趁热打铁:“而且你看,只有周班长和白池的枪装了消音器,真需要开枪的场合,肯定也是他们俩上。咱们主要还是靠冷兵器,你可是我们远程火力的绝对主力。”
“行吧行吧,”郑凡大手一挥,显得很是大度,
“这次就让给你了,下次可得归我!”
“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方牧连忙保证,将手枪和一个弹匣塞进腰间由大伯母缝制的枪套。
事实上,方牧的话半真半假。
即便周延铮和白池配备了消音器,也绝不敢随意开枪。
当92式手枪加装消音器后,并不会像《疾速追杀》里面中“咻”的一声,完全静音的效果是艺术加工。
其声响类似于从“烟花爆竹声”变成了“气动钉枪声”。
现实中,消音器的主要作用是降噪和消除火光,从而保护射手听力、减少暴露位置,但绝非无声。
因此,弓箭和砍刀,依然是此次行动毋庸置疑的主力武器。
四人检查好装备,穿上护甲,背上背包和武器,登上那两辆经过加固的越野车和皮卡,朝着他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高中驶去。
……
车行路上,阴冷的天气果然让不少丧尸出动,在旷野和路边漫无目的地游荡。
正如他们之前观察到的,经过一年多的自然风化与**,许多丧尸肢体残缺,部分躯体已露出森森白骨,行动远比爆发初期迟缓、僵硬,威胁性大大降低。
行驶了一段,方牧下意识地望向路边的太阳能路灯。
目光顺着灯杆向上——他猛地一愣。
太阳能板不见了?
他立刻看向下一根,再下一根……视野所及之处,所有路灯顶端的太阳能板都不翼而飞,只剩下光秃秃的灯杆孤零零地矗立着。
“周班长!看路边!太阳能板全被人拆了!”方牧抓起对讲机,声音带着一丝惊愕。
后方皮卡车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显然,周延铮和白池也注意到了这诡异的景象。
绝非偶然,这是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拆卸搜刮!
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包裹着所有人:除了他们,还有别人在系统性地收集这些资源!
尽管通往高中的路已烂熟于心,但不安的情绪让车队速度放缓,足足开了五十分钟才接近目的地。
更让他们心惊的是,沿途他们之前用来堵塞岔路口的废弃车辆,几乎都被清理一空。
只在路边残留着一些严重损毁的车壳和地面上的拖拽痕迹。
那个“蚂蚁”车队的身影仿佛在眼前浮现,他们的触角不仅深入贸易,甚至连基础设施的清理和资源的回收都如此高效彻底。
终于,高中那熟悉的轮廓出现在视野尽头。
然而,几人心中那点残存的侥幸,瞬间被眼前景象击得粉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