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过窗帘缝隙,在布满灰尘的地板上投下一道苍白的光带。苏晚蜷缩在墙角,眼皮沉重如铁,却无法真正入睡。电脑屏幕已经暗下去,但那份设置好的“夜莺”协议像一枚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悬在她的意识深处。四十八小时。不,现在可能只剩下四十六小时了。时间在寂静中流淌,每一秒都带着重量。
她检查了那个用于试探的加密通讯渠道,没有任何回复。那片海外的沉默,不知是漠然,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她不能干等。顾言在对方手里多待一秒,就多一分危险。她需要更主动的方案,一个能在“夜莺”最终广播之前,或许就能撼动局面的方案。
她再次打开电脑,这次的目标不再是揭露,而是寻找弱点——那些隐藏在庞大数据库深处,可能连李理事都未必完全掌控,或者急于掩盖的“后门”与“污点”。她潜入【清道夫行动日志】的更深处,过滤掉那些成功的“封口”记录,专注于少数几次标记为“未完成”或“目标失联”的行动。
其中一条记录吸引了她的注意。行动目标是一位名叫“陈深”的前调查记者,他曾因追踪几起与“磐石基因”相关的医疗事故而小有名气,后来突然销声匿迹。“清道夫”日志记载了一次针对他的“深度封口”行动,但结果却是“目标警觉,脱离监控,下落不明”。备注栏里有一行小字:“疑似获得外部庇护,信息源可能已备份。”
陈深还活着?而且可能掌握着“普罗米修斯”不想外泄的信息?苏晚的心跳加快了几分。她尝试在数据库内部搜索与“陈深”相关的更多信息,但大部分记录都被加密或删除。然而,在一个关联的、关于“潜在威胁评估”的子文件夹里,她找到了一份简短的报告,指出陈深失踪前,其调查方向似乎指向了“普罗米修斯”与某个境外医疗机构的“非公开数据共享”问题,并提及了一个缩写——“A.E.G.I.S”。
A.E.G.I.S?苏晚立刻在数据库内进行全局搜索。关于这个缩写的信息极少,且加密等级极高。只在几份涉及“国际合作与风险规避”的理事会纪要附件中,以模糊的措辞出现,被称为“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潜在干扰源”,并建议“避免直接冲突,以信息误导为主”。
一个连“普罗米修斯”都忌惮三分的“潜在干扰源”?这会不会就是那个海外IP的来历?会不会是陈深找到的“外部庇护”?这个念头让苏晚看到了一丝微弱的希望。如果存在一个能与“普罗米修斯”抗衡的第三方,那么她手中的数据,就不仅仅是炸弹,也可能是投名状,是寻求庇护的筹码。
她必须找到联系A.E.G.I.S或者陈深的方法。这无异于大海捞针。她尝试用各种组合搜索公开网络和深网中与“A.E.G.I.S”相关的信息,结果大多是无用的噪音或精心布置的伪装。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焦虑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她想起了顾言双肩包里的那些纸质笔记。她之前只是粗略翻过,现在立刻将它们摊开在地板上。大部分是晦涩的技术图表和公式,但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用极细的笔迹写着一串看似随机的数字和字母,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抽象的盾牌图案。
盾牌?A.E.G.I.S在神话里就有盾牌的含义!苏晚如获至宝,立刻将这串字符输入电脑进行解码。它不像任何一种标准的加密方式。她尝试了多种算法,最终发现它似乎是一个非标准的、基于特定书籍页码和行列的编码方式。书籍?顾言会用什么作为密码本?她回想起他办公室里那排排厚重的医学典籍,灵光一现——希波克拉底誓言?或者是……更私人的东西?
她尝试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各种版本,无效。她回忆起顾言偶尔提及的、他和他妹妹小时候都喜欢的一本旧诗集。她立刻在网络上搜索那本诗集的电子版,然后按照那串字符指示的页码、行数、单词位置进行提取……
一段联络信息逐渐显现出来!一个基于特定暗网的临时通讯地址,以及一个验证问题的答案——“基石为何动摇?” 这很可能就是陈深,或者A.E.G.I.S的联络方式!顾言早就准备了这条后路!
苏晚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通过层层代理,访问了那个暗网地址。界面极其简洁,只有一个输入框。她输入了验证问题的答案:“因为锁链欲将其粉碎。” 这是她基于当前情况的理解。
屏幕闪烁了一下,跳出一行新的文字:“身份已验证。通道已建立。你有六十秒时间陈述来意及提供可信证明。”
时间紧迫!苏晚快速敲击键盘:“我是顾言的合作者苏晚。顾言已被‘普罗米修斯’捕获。我手中握有‘普罗米修斯’核心数据库最高权限访问密钥及部分关键证据,包括李理事直接参与指令‘清道夫’进行非法活动的铁证。寻求庇护及合作,目标是揭露‘普罗米修斯’,营救顾言及其妹妹顾影。” 她随信附上了那份精简“证据包”的加密哈希值作为凭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