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峰顶,云海翻腾,日出之景瑰丽万千。然而此刻端坐于悬崖巨石之上的林帆,却对周遭天地异象恍若未觉。他的心神,早已彻底沉入体内那方初生而神秘的所在——太极虚界。
自那日庆贺仪式后,林帆便将宗门俗务暂交洛清雪与诸位长老,开始了这次至关重要的闭关。炼虚期,不同于之前任何境界,其核心在于对自身“虚界”的构建与深化,这关乎未来道途的广度与深度。
意识沉凝,内视己身。丹田气海之上,那枚由自身道韵、法则感悟凝聚而成的“界种”正静静悬浮。它不过米粒大小,却散发着朦胧的光辉,内部仿佛有星云流转,阴阳交织,自成一方微缩的天地格局。这便是他太极之道的具现化,是虚界的核心与源头。
心念微动,神识如丝如缕,温柔地缠绕上那枚界种。刹那间,林帆的“视野”豁然开朗,不再是内视经脉穴窍,而是仿佛置身于一片无垠的虚空。这里并非绝对的黑暗死寂,而是弥漫着一种初始的、混沌未分般的能量流,如同宇宙初开之景。这便是他的太极虚界内部,如今尚显空旷、原始,但其潜力却浩瀚无边。
“虚界之力,源于界种,显于外界……”林帆心中默念《万象衍天诀》中关于炼虚期的纲领性描述,开始尝试引动这份独属于自身的力量。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虚界投影”上。此术并非将整个虚界搬出,而是将其蕴含的独特法则气息、能量特性,部分映射到现实空间,形成一片受他掌控的临时领域。
初次尝试,小心翼翼。林帆引导着一缕精纯的虚界之力,自界种流出,循着玄妙的轨迹,缓缓透出体外。
起初,只是他周身三尺之内的空气,泛起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涟漪,光线似乎变得略微扭曲。但随着林帆对力量掌控的逐渐熟练,那涟漪缓缓扩张,最终稳定在方圆十丈的范围。
在这十丈范围内,一切都变得不同。
空气仿佛凝滞了几分,灵气不再如外界那般活泼跃动,而是带着一种沉凝的惰性。若是有其他修士在此,便会惊恐地发现,自身灵力的运转速度下降了至少三成,神识探出如同陷入泥沼,晦涩难行,甚至连举手投足都需要耗费比平时更多的力气!
这便是“虚界投影”的领域压制之效!在此范围内,林帆的意志得到加持,而敌人的实力则会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他心念再动,压制力可随心调节,集中于某个特定目标,或者均匀散布于整个领域。
“范围尚小,但效果已然显着。”林帆心中评估,“随着界种的壮大与对虚界理解的加深,此领域的范围与压制力,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他散去投影,周围空间恢复原状。初次成功,让他对自身虚界之力有了更直观的信心。
接下来,他将目标转向了更为玄奥,也更为艰难的“阴阳轮转”。此法涉及到了时间领域的皮毛,乃是基于太极之道中“动静相宜,阴阳互化”的至高理念,试图在自身虚界影响范围内,小幅度地干涉局部时间流速。
时间,乃宇宙最根本的法则之一,触及它,所需的心神之力、道境理解以及对能量的掌控,都达到了一个极其苛刻的程度。即便林帆根基雄厚,又有太极之道这等擅长平衡与转化的顶级传承,也丝毫不敢大意。
他再次展开虚界投影,将十丈范围笼罩。这一次,他并非简单地进行能量压制,而是将心神高度集中,试图引动虚界内部那代表着“动”与“静”、“生”与“灭”的阴阳本源之力,去细微地撬动现实空间的时光壁垒。
意识沉入界种,感悟着那内部星云流转间带来的时序变化感。他双手不自觉地于膝上结出一个复杂玄奥的法印,周身道韵与虚界之力共鸣。
“阳动为速,阴静为缓……我心为轴,轮转由心……”
默诵着自创的法诀,林帆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缕至阳至动之气,融入虚界投影之中,并将其作用范围限定在自身盘坐的方寸之地。
起初,并无任何异样。但渐渐地,林帆感觉到,自身周围一尺内的空间,似乎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妙的“剥离感”。他低头看去,只见石缝间一株刚刚探出头不久的嫩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舒展叶片,其生长速度,明显比投影范围外的同类快上了一丝!
“成功了!”林帆心中一动,虽只是加速了微不足道的一丝,约莫只有外界时间流速的一点一倍左右,且维持起来心神消耗巨大,但这无疑证明了他的方向是正确的!
他立刻散去加速之力,转而引动那缕至阴至静之气。
这一次,效果更为明显。他拾起身边一块小石子,轻轻抛起。在虚界投影的特定区域内,那石子下落的速度明显变得迟缓,如同在粘稠的蜜糖中坠落,与投影外的自由落体形成了鲜明对比。减速效果,大约在零点九倍左右。
“加速与减速,效果尚微,范围亦小,且对心神与虚界之力的消耗颇巨。”林帆冷静分析,“目前看来,用于自身,或许可在关键时刻加速灵力恢复或疗伤进程;用于对敌,则能起到出其不意的干扰之效。欲要更大范围、更强幅度地影响时间,还需对阴阳之道、时空法则有更深的领悟,以及虚界本源的进一步壮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