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退“裁决小队”的阴霾并未完全散去,但宗门内紧绷的弦总算得以稍稍松弛。这一日,天光正好,流云舒卷,林帆、洛清雪与瞳潼三人,并未在庄严肃穆的星辰殿或青云殿,而是来到了青云峰后山一处僻静的云顶平台。
此地是洛清雪早年清修时常来的地方,地势颇高,视野开阔,近可观峰峦叠翠,远可眺云海翻腾,平日里少有人至,显得格外清幽。平台边缘,几株古松虬枝盘曲,姿态奇崛,松下设有一套简陋的石桌石凳,打磨得光滑温润。
洛清雪亲手沏了一壶灵茶,茶叶并非什么绝世珍品,只是宗门内自产的“云雾灵针”,但在她素手烹煮下,茶香清冽,沁人心脾。她为林帆和自己各斟一杯,又拿出一个稍小的玉杯,为瞳潼也倒了一杯,里面还特意加了一小勺她喜欢的、由百花蜜与灵蜂浆调制的蜜露。
“尝尝看,今年的新茶,虽比不得那些名品,却也别有一番清韵。”洛清雪将茶杯推向林帆,声音比平日处理宗门事务时柔和了许多,冰蓝色的眼眸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林帆接过,指尖触及微温的杯壁,嗅着那熟悉的茶香,看着身旁道侣清丽的侧颜,以及对面正小口啜饮蜜茶、紫眸满足地眯起的瞳潼,心中那份因连年征战、强敌环伺而始终紧绷的弦,终于彻底松弛下来。他微微一笑,品了一口茶汤,点头赞道:“火候正好,清而不淡,回甘悠长,好茶。”
瞳潼也用力点头,小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快乐:“清雪姐姐泡的茶最好喝了!比哥哥以前随便用灵力加热的水好喝多了!”
林帆失笑,轻轻敲了下她的额头:“你这丫头,有得喝还挑三拣四。”
瞳潼吐了吐舌头,扮了个鬼脸,引得洛清雪唇角也微微弯起。一时间,云顶之上,气氛温馨而融洽。
“说起来,”洛清雪放下茶杯,目光望向远处起伏的云海,语气带着一丝感慨,“回想这近百年来,似这般三人静坐闲谈的时光,竟是屈指可数。”
林帆闻言,亦是心生感触。自他踏入青元剑宗,便似被无形的浪潮推着前行。初时需隐藏身份,刻苦修炼;继而卷入宗门内斗,外出磨砺;之后更是直面玄阴、火莽联军,探寻星钥,对抗寂灭神殿……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每一刻都不敢松懈。与清雪结为道侣后,也多是为了宗门大事商议,或是并肩作战,像此刻这般纯粹的闲暇,确实奢侈。
“是啊,”林帆轻叹一声,“终日奔波,仿佛总有做不完的事,应对不完的麻烦。有时静下心来想想,倒有些怀念当初在青云峰只是单纯修炼、钻研阵法的日子。”
瞳潼放下喝了一半的蜜茶,双手托腮,紫眸眨动,好奇地问:“哥哥,清雪姐姐,你们以前是什么样的呀?就是……还没有遇到这么多麻烦事的时候。”
洛清雪看了林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追忆,清冷的声音缓缓道:“我自幼在宗门长大,师尊……便是前任宗主,对我寄予厚望。彼时心中唯有剑道,觉得手中之剑,便是道理,便是天地。每日不是练剑,便是参悟剑典,心无旁骛,却也……不识人间烟火,不解世间烦忧。”她顿了顿,看向林帆,眼神柔和,“后来,宗门生变,师尊外出,我被迫接下宗主之位,才知肩上重任,才见世间复杂。再后来……遇到了你哥哥。”
她的语气平淡,但林帆能听出其中蕴含的艰辛与转变。从一心唯剑的天才弟子,到肩负一宗兴衰的年轻宗主,其中心路历程,绝非外人所能想象。
林帆接口道:“我嘛,初入宗门时,只是个不起眼的外域散修,侥幸通过考核。那时一心只想提升实力,探寻……自己的身世之谜(他隐去了伏羲血脉,以‘身世’代之),同时也要小心隐藏一些秘密,活得颇为谨慎。多亏了清雪……宗主当年的照拂,以及宗门提供的资源,我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他看向洛清雪,眼中带着感激与深情。
洛清雪微微摇头:“是你自身天赋与努力使然。我……并未做什么。”她虽如此说,但耳根却微微泛红,显然是想起了当年对林帆这个“普通”弟子莫名的关注与几次暗中维护。
瞳潼听得入神,紫眸中闪着光:“原来哥哥和清雪姐姐以前也这么不容易呀。不过现在好啦,哥哥这么厉害,清雪姐姐把宗门管理得这么好,还有潼潼帮你们!我们在一起,什么都不用怕!”
看着她天真烂漫、充满信心的样子,林帆和洛清雪相视一笑,心中的些许沉重也被这纯真的话语驱散了不少。
“说起来,潼潼,”林帆将话题引到瞳潼身上,“你的《空冥幽影诀》修炼得如何了?上次见你施展空间禁锢,似乎更加圆融了。”
提到自己的修炼,瞳潼立刻来了精神,挺起小胸脯,带着点小得意:“嗯嗯!我感觉对空间的感知更清晰了!以前只能模糊感觉到哪里稳定哪里不稳定,现在好像能‘看’到一些更细微的‘线’和‘节点’!还有还有,我好像能短距离瞬移得更快了,就是……就是灵力消耗还是有点大。”说到最后,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