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九年春,新京城的积雪初融。这一日,启元殿内举行了大朝会,不仅在京文武百官尽数到场,新任的乐浪、新罗两省巡抚及各边镇大将也奉诏入京觐见。
朝会伊始,首辅文履谦手持玉笏,率先出班奏报,声音沉稳有力:启奏陛下,自北讨南征以来,帝国疆域大增,新设北海、广南、澜沧、乐浪、新罗五省。各地新政推行顺利,人口滋生,府库充盈。据户部清丈,新增垦田八百万亩,岁入赋税较战前增长三成有余,国库存银已逾六千万两。
工部尚书鲁秉忠接着禀报,声若洪钟:启禀陛下,铁路建设进展神速。新京至北海干线已通至哈尔滨,预计明年可达伯力;新京至广南干线衡阳段即将竣工,三年内可直抵升龙城。各矿产开发有序,汉阳铁厂年产钢铁已突破十万吨,江南制造总局可月产德式步枪三千支、炮弹五万发。
学部尚书张謇的奏报则着眼于长远:陛下,全国新式学堂已达三千所,在校生逾二十万。朝鲜两省也已开设官学百所,推行汉语教学。新京大学堂首届毕业生三百人,已分派各省任实职。
听着这些捷报,柏凌云面露欣慰之色,却未沉醉其中。他目光扫过群臣,话锋陡然一转:诸卿可知,昨日德国特使冯·海因里希又送来密信?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唯有殿外秋风拂过松柏的沙沙声。柏凌云缓缓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手持朱笔在欧亚大陆上划过:德皇威廉二世正式邀请帝国加入其主导的大陆同盟,欲与我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应对英法俄的所谓包围网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表面上是同盟之邀,实则是要帝国为其在欧洲的争霸火中取栗。朕已命凌川婉拒,但此事提醒我们——西洋列强从未停止对东方的觊觎,帝国的太平,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外交大臣柏凌川立即接话:陛下圣明。臣近日接连接到急报:英国远东舰队频频在南海活动,其旗舰号甚至闯入我广南省沿岸水域;美国也加大了对菲律宾的投入,其太平洋舰队实力大增;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与英美接触频繁,似有蠢蠢欲动之象...
所以,柏凌云打断他,声音沉静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表面的太平下暗流涌动。帝国虽已奠定东亚霸权,然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他回到御座前,下达一连串清晰指令:文相,新政不可松懈,特别是军工生产要加速,明年钢铁产量需达十五万吨。鲁尚书,铁路建设要快,朕要五年内贯通全国主要行省,特别是西南至缅甸、西北至新疆的线路要提前规划。张尚书,人才培育更要抓紧,特别要培养懂西洋语言、通晓国际法之士,可选派优秀学子赴德国留学。
最后,他特别叮嘱靖王柏凌锐:朝鲜两省初定,民心未附,须防内外势力勾结生乱。水师要常备不懈,陆军要随时可战。徐世昌治理地方虽善,然军事非其所长;马啸川忠诚勇猛,可授新罗省提督,专司防务。对马岛要塞要加紧修建,使之成为帝国东疆不沉的战舰。
退朝后,柏凌云独留武王柏凌岳、定王柏凌峰、靖王柏凌锐三王至养心殿议事。在巨大的沙盘前,他推心置腹地说:今日召你们来,是要交代一件关乎帝国百年气运的大事。朕已命文相草拟《帝国国防大纲》,明确未来十年的建军方略。
他手指沙盘上广袤的疆域:北疆,凌峰要继续经营,以北海省为基地,修建要塞,屯垦实边,向北辐射影响力。东疆,凌锐要确保朝鲜海峡万无一失,对马岛要塞要配备最新式克虏伯重炮。而凌岳...
他看向武王,目光中充满期待,你要着手组建真正的远洋舰队。朕已命沈富安与德国谈判,购买两艘万吨级战列舰。帝国的未来,在更广阔的海洋上。
近日水师提督陈璘奏报,林启荣、程璧光、萨镇冰三人分领编队巡弋,皆称职尽责,展现出独当一面的潜力。尤其萨镇冰在南海处置英舰挑衅一事,有理有节,既保全国体,亦未酿成事端。此三人皆为海军翘楚,将来远洋舰队建成,正可大用。
三王肃然领命。他们明白,皇兄这是在为更长远的未来布局。柏凌岳更是激动不已:陛下放心,臣必为帝国打造一支纵横四海的强大海军!
是夜,柏凌云来到永寿宫看望太子继明。林皇贵妃欲要行礼,被柏凌云摆手制止。他抱起儿子,走到窗前望着满天星斗,轻声自语:继明啊,父皇为你打下了这片江山。但守不守得住,能守多久,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月光如水,洒在父子二人身上。帝国的版图空前辽阔,军威鼎盛,但柏凌云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西洋列强的虎视眈眈,内部治理的千头万绪,还有那看似平静的后宫下暗藏的波澜,都在考验着这个新生帝国的韧性。
然而,看着怀中稚子清澈的眼神,柏凌云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他想起自己从豫南起兵至今的峥嵘岁月,想起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想起正在各地辛勤劳作的百姓。无论前路如何艰险,他都要为帝国,为子孙,开创一个真正的新纪元。
传旨,他轻声对随侍太监说,明日朕要亲临新京大学堂,为即将赴德留学的学子送行。
(第四卷 终)
喜欢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请大家收藏:(064806.com)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