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帝国水师于黄海之上再次扬威,成功实施“南攻”战略,将日本联合舰队逼回港内,极大缓解帝国东南方向压力之时,帝国北疆的广袤雪原上,另一场关乎国运的陆地较量,正随着江河的彻底封冻而骤然升级。
来自圣彼得堡的严寒,似乎比往年更加酷烈。黑龙江、乌苏里江等天然屏障早已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失去了其天堑作用。沙俄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大将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在获知日本海军被成功牵制,难以对华采取有效策应行动后,他不再犹豫,决心凭借其集结的优势兵力,发动一场旨在夺取整个“满洲”地区的冬季攻势。
数以万计的俄军步兵、哥萨克骑兵,拖着沉重的火炮,如同白色的潮水般,从伯力、海参崴、赤塔等多个方向,越过冰封的江面,向帝国北疆防线汹涌扑来。其主力直扑黑龙江沿岸的瑷珲、呼玛等重镇,另一路则试图从珲春方向突破,威胁吉林。
北疆经略使宋占彪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各地镇守使的告急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向哈尔滨的前线总指挥部。边境哨所、卡伦在俄军优势兵力的首波冲击下,损失惨重,纷纷后撤。俄军攻势凶猛,其哥萨克骑兵尤其悍勇,利用机动性不断迂回穿插,试图分割包围帝国守军。
“王爷!俄军来势太猛!前线多处阵地被突破,瑷珲镇守使请求支援!”参谋长手持电文,焦急地向坐镇哈尔滨的武王柏凌岳汇报。
柏凌岳面色铁青,拳头紧握。他渴望与俄军主力决战,但皇帝“北守待机”的旨意和严峻的敌情让他必须保持冷静。他深知,在开阔的雪原上与俄军硬碰硬,并非明智之举。
“命令前线各部,依托预设之坚固据点、山地隘口,节节抵抗,迟滞敌军推进速度!决不许俄军轻易长驱直入!必要时,可放弃部分外围阵地,向哈尔滨、齐齐哈尔等核心区域收缩,拉长俄军补给线!”柏凌岳沉声下令,这是他基于现实做出的艰难决定。
然而,纯粹的被动防御并非帝国陆军的风格,更不符合柏凌岳的性格。他的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始终沉默观察着地图的柏凌峰。
“凌峰!”柏凌岳的声音打破了指挥部的紧张气氛。
“末将在!”柏凌峰踏前一步,身形沉稳如山。
“俄寇气焰嚣张,以为我只会龟缩防守。陛下虽旨意持重,然亦授我临机决断之权。我需要你,率领德械第一旅及配属部队,前出至呼玛河一线。”柏凌岳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一个位置——“鹰嘴砬子”要塞。这是一个位于呼玛河上游南岸的天然险隘,俄军一个加强营依托山势和预先构筑的土木工事据守于此,严重威胁着帝**队侧翼,并掩护着俄军一支主力部队的补给线。
“此地位置关键,俄军自以为地势险要,守备难免松懈。我要你,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拔掉这颗钉子!一来斩断俄军一指,挫其锐气;二来掩护我主力侧翼,打通呼玛河通道;三来,”柏凌岳目光锐利地看着柏凌峰,“让德国顾问看看,也让俄军尝尝,我帝国新式陆军真正的厉害!此战,许胜不许败,而且要赢得漂亮!”
“末将遵命!定不辱命!”柏凌峰没有任何犹豫,眼中闪烁着冷静而自信的光芒。他深知此战的重要性,这不仅是战术上的需要,更是向陛下、向朝廷、向敌人证明新军价值的关键一战。
柏凌峰立刻返回德械一旅驻地。他没有进行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而是立即召集赵守诚、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等将领以及随行的德国顾问,在沙盘前进行周密部署。
“强攻硬打,徒增伤亡,非智者所为。”柏凌峰指着沙盘上陡峭的“鹰嘴砬子”地形,“敌军居高临下,火力配置完善,正面强攻,正中其下怀。”
德国顾问冯·克鲁格少校建议道:“我建议集中所有炮兵,进行长时间火力准备,彻底摧毁其表面工事,再以步兵冲锋。”
柏凌峰摇了摇头:“炮火准备固然重要,但此地山石坚硬,工事隐蔽,难以彻底摧毁。且长时间炮击会暴露我军意图,给敌军增援时间。”
他沉思片刻,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此战,关键在于‘奇’与‘快’。”他下达命令:
“一、段祺瑞所部抽调一个炮兵营,于明日拂晓前,秘密前出至预设阵地。拂晓时分,进行为期一刻钟的急促射,火力要猛,但要精准,主要压制其前沿机枪阵地和观察所,制造我军即将从正面发起总攻的假象!”
“二、王士珍部第一旅,在炮火掩护下,于正面展开佯动,作出强攻姿态,吸引敌军注意力和火力!”
“三、冯国璋部第二旅抽调一个精锐团,加强一个工兵小组、一个机枪班,由冯国璋旅长亲自率领,携带攀登工具和炸药,趁夜从砬子侧后的悬崖绝壁处,进行隐蔽攀爬!那是俄军防御的盲点,也是其心理上的松懈之处!”
“四、一旦偷袭分队成功登顶,立即发出信号弹。赵守诚旅长指挥所有正面部队转为真正的强攻,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要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