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津江畔的陆军鏖战正酣,帝国皇帝亲临前线督战,决胜之气弥漫于北岸军营。然而,决定这场战争最终走向的,并不仅仅在陆上。广袤的黄海之上,一场酝酿已久、关乎制海权归属的终极对决,也随着帝国陆军总攻号角的临近,骤然爆发!
新京,武英殿偏殿已临时改为战时水师指挥中心。巨大的海图桌上,标注着双方舰队可能的动向。柏凌云虽身在陆军前线,但通过昼夜不停的电报线,与大都督府及水师舰队保持着紧密联系。他的旨意清晰而坚决:陆军决胜在即,水师舰队务必主动寻求战机,至少须牢牢牵制日本联合舰队主力,使其无法干扰登陆运输,更不能让其舰炮威胁我陆军侧翼!若遇敌主力,可即行决战!此战关乎国运,望将士用命,扬我国威!
水师提督陈璘,这位被陛下寄予厚望的海军骁将,肩上的压力重如山岳。他深知己方舰队虽有、两艘新式装甲舰,但整体训练时间不足,各舰协同远不如常年磨砺的日本联合舰队。然而,圣意已决,军令如山,更关乎帝国国运,此战无可回避!
得到日军主力舰队出现在大同江口外海域的情报后,陈璘于舰上召集主要管带,决然道:倭舰动向已明,其欲断我海上粮道,扰我陆军侧后!圣上殷殷期望,陆军弟兄浴血苦战,我海军岂能坐视?传令!全军升火起锚,出港迎敌!目标:寻找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决战!
九月十七日黎明,黄海海面波光粼粼。帝国水师舰队以、为双核心,摆出犄角雁行阵,向着预定海域前进。各舰官兵早已各就各位,炮手们最后一次检查着炮膛,装填手将沉重的炮弹送入炮膛,所有人的眼神中都燃烧着决一死战的火焰。
上午十时许,了望塔上传来急促的呼喊:东北方向发现烟柱!多艘舰船正在接近!
陈璘快步走上飞桥,举起望远镜。远处海平面上,日本联合舰队的轮廓逐渐清晰。以号为首的日本主力舰队,正以严整的单纵阵迎面驶来。
终于来了。陈璘放下望远镜,声音平静却带着凛然杀意,传令各舰:升起战旗,准备接敌!
几乎在同时,日本旗舰号上也响起了战斗警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海军中将凝视着远处帝国舰队的阵型,眉头微皱。他原本计划利用己方舰队较高的航速,抢占字横头位置,但帝国舰队巧妙的犄角阵型,让这个战术意图难以实现。
命令各舰,东乡沉声道,保持阵型,集中火力先攻击敌右翼!
十一时二十分,双方舰队进入射程。日本舰队突然同时转向,企图包抄帝国舰队右翼。陈璘立即识破对方意图,果断下令:全舰队右转三十度,保持距离!、瞄准号!
距离八千米!测距兵高声报数。
开火!陈璘一声令下。
号前主炮塔猛然喷出烈焰,四门305毫米巨炮齐声怒吼。几乎同时,号及其他各舰也纷纷开火。刹那间,黄海海面上炮声震天,无数炮弹在空中划出致命的弧线。
日军很快还以颜色。号的主炮准确命中号前甲板,剧烈的爆炸让这艘万吨巨舰也为之一震。破片四溅,数名水兵应声倒地。
报告损伤!陈璘在摇晃的舰桥上大声问道。
前甲板中弹,一号副炮被毁,伤亡十七人!损管队长急促汇报。
继续战斗!不要停止射击!陈璘扶住栏杆,目光死死盯住远处的号。
海战迅速进入白热化。日军依仗其较高的射速,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来。帝国舰队虽然火力强大,但射击精度明显不足,多数炮弹都落在日舰周围,炸起一道道冲天水柱。
这样下去不行!陈璘敏锐地察觉到战局的不利,传令,各舰集中火力,先打沉号!
这个及时的调整立即见效。和的巨炮同时瞄准日舰号。在一轮齐射中,一枚305毫米炮弹准确命中号舰舯,引发剧烈爆炸。浓烟烈火顿时吞没了这艘日舰,其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然而,就在帝国舰队集中火力攻击号时,日军巡洋舰分队利用速度优势,突然切入帝国舰队阵型侧翼。号率领的四艘巡洋舰,以密集的速射炮火猛攻帝国较弱的护航舰只。
帝国巡洋舰号首当其冲,在日军密集火力下连连中弹。舰长在舰桥上大声指挥:左满舵!所有火炮对准号!但就在这时,一枚炮弹击中舰桥,舰长当场殉国。
号在失去指挥后依然顽强战斗,但终究难敌众舰围攻,最终带着全舰官兵沉入冰冷的海水。这一幕,让所有帝国海军官兵目眦欲裂。
陈璘双目赤红,却不得不保持冷静。他深知,此时若阵型大乱,必将全军覆没。传令,保持阵型!、填补号位置!
战斗持续到午后,双方均已伤痕累累。日舰号重伤退出战列,号也被多次命中。帝国方面,号沉没,号重创,其他各舰也多有损伤。
下午二时,战局出现转机。一直在寻找机会的号,终于抓住号转向的瞬间,一轮精准的齐射重创敌舰。一枚炮弹击中号前炮塔,引发弹药殉爆,东乡平八郎被迫转移指挥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