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半岛的硝烟尚未散尽,帝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已然南下。南海之上,南洋舰队旗舰号率领着姊妹舰号,在晨曦中劈波斩浪。
海军都督陈璘站在舰桥上,望着海图上标注的西贡和其出海门户头顿,目光深邃。香港光复的喜悦仍在舰队中弥漫,但这位老将心中清楚,夺取香港仅仅是帝国南征战略的序曲,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迅速支援并保障陆军主力,攻克法属印度支那的心脏——西贡。
“都督,香港光复的消息已经传遍南洋。”南洋舰队提督程璧光递上一份电文,眉宇间却带着一丝凝重,“据锦衣卫密报,巴达维亚、新加坡的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加强了戒备,英国远东舰队主力正在向新加坡集结。此外,法属印度支那的舰队也有异动,似乎企图干扰我陆军在沿岸的登陆行动。”
陈璘微微颔首,布满皱纹的手指划过海图,精准地点在西贡出海口处的头顿半岛:“法国人想错了。陛下与靖王殿下的方略,乃是先断其爪牙,再捣其心腹。西贡乃法夷印度支那之根本,拿下西贡,则中南半岛震动。传令各舰,保持无线电静默,航向调整,目标——头顿!我们要在法国人完全反应过来之前,敲掉他们在西贡的海上屏障,为靖王殿下的大军打开通往西贡的海上通道并提供火力支援!”
“是!”程璧光立刻领会了战略意图。头顿不仅是西贡的海上门户,其本身也拥有良港和坚固炮台,若能攻克,帝国海军便获得了进攻西贡的最佳前进基地和跳板。
与此同时,“龙腾”号战列舰上,管带邓绍忠正在检查主炮塔。这位年轻的海军将领仔细抚摸着冰冷的炮管,对身旁的大副说道:“先父当年在黄海力战殉国,如今该是我们这一代雪耻的时候了。传令下去,全舰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目标,头顿外海!”
八月二十五日,南中国海。帝国海军南洋舰队主力与从北洋舰队调来的“龙威”号铁甲舰、东洋舰队调来的“镇海”号战列舰等组成的特遣分队会合,组成了一支空前强大的特混舰队,矛头直指头顿。陈璘在“龙渊”号上召开作战会议,程璧光、萨镇冰(东洋舰队提督,随舰行动)、李鼎新(北洋舰队提督,随舰行动)和各舰管带齐聚作战室。
“诸位,”陈璘指着海图上的头顿半岛及周边的复杂水道,“头顿半岛地势险要,法军在此经营数十年,大小炮台数十座,封锁着通往西贡的主航道。其港内常驻有‘杜沙佛’号巡洋舰及数艘炮艇。我军首要任务,是摧毁或压制其岸防力量,夺取制海权,并伺机掩护陆军登陆,建立进攻西贡的桥头堡。”
邓绍忠起身,指向头顿以东的一片相对隐蔽的海湾:“都督,我建议主力舰队在头顿正面展开,吸引法军岸防火力。同时,可派遣一支由驱逐舰和运兵船组成的偏师,由此海湾尝试迂回登陆,若能成功,则可从陆路侧击头顿炮台,使其腹背受敌。”
正在商议间,通讯兵匆匆送来急电。陈璘阅后,面色更加凝重:“诸位,靖王殿下急电。陆军主力已在广南一线展开,对法军施加压力,但西贡法军防御坚固,且可能得到海上支援。殿下希望海军能尽快解决头顿,至少牢牢封锁该地,切断西贡法军与海上的联系,并伺机炮击西贡沿岸工事。”
会议室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陆军的进展与海军的行动息息相关,攻克头顿已成为当前战役的关键节点。
八月二十六日,黎明前夕,帝国海军舰队如幽灵般出现在头顿以东预定海域。海面上弥漫着淡淡的晨雾,但法军严密的警戒还是发现了这支庞大的舰队,凄厉的战斗警报在头顿半岛上空回荡。
陈璘站在“龙渊”号舰桥上,望着远处晨曦中隐约可见的岸线轮廓,毫不犹豫地下令:“升起战旗!各舰按预定目标,开始炮击!”
“龙渊”号庞大的主炮塔缓缓转动,随即喷吐出巨大的火焰和浓烟,380毫米巨炮的怒吼如同惊雷,划破了黎明的宁静。紧接着,“龙腾”、“镇海”等各舰主炮相继开火,成吨的炮弹呼啸着砸向头顿半岛上的法军炮台、兵营和通讯设施。法军岸防炮也立刻还击,密集的炮弹在帝国舰队周围激起无数高大的水柱,海面如同沸腾。
头顿角主炮台是法军防御的核心,装备有数门射程远、威力巨大的240毫米岸防炮,对舰队威胁极大。邓绍忠指挥“龙腾”号,一边进行灵活的之字形机动,规避着呼啸而来的岸防炮弹,一边沉着指挥主炮进行精准还击。“瞄准A炮塔,集火射击!”他透过观测镜,紧紧盯着目标。经过数轮校射,“龙腾”号的一枚380毫米穿甲弹终于直接命中了头顿角主炮台的炮座,引发了内部弹药殉爆,剧烈的爆炸将整个炮塔掀上了半空,火光冲天而起。
与此同时,在主航道方向,程璧光指挥的“龙威”、“虎啸”等舰与从西贡港匆忙赶来支援的法军远东舰队残余舰只遭遇。法军老式巡洋舰“杜沙佛”号和三艘炮艇企图冲击帝国舰队的封锁线。“瞄准‘杜沙佛’号水线位置!”程璧光果断下令。“龙威”号的重炮和“虎啸”号的速射炮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很快便在“杜沙佛”号船舷撕开数个口子,海水汹涌灌入。法军炮艇试图释放鱼雷,但在帝国舰队猛烈的拦截火力下,一枚鱼雷险些命中“虎啸”号,最终擦着船舷掠过,另一艘释放鱼雷的炮艇则被“虎啸”号管带李准指挥的副炮当场击沉。眼见不敌,受伤的“杜沙佛”号带着浓烟,在剩余炮艇的掩护下狼狈逃回西贡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