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雪停了,但天气依旧干冷。
苏晚脸上的冻疮在空间泉水持续作用下基本好了,只留下一些淡淡的粉印,脸色也红润了不少。
虽然体型依旧胖硕,但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很多,不再是以往那副畏缩邋遢的模样。
李素娟看在眼里,心里的嘀咕越来越多。
这媳妇不仅手艺见长,连人也变得顺眼了点?
她归结于“人靠饭养”,肯定是最近吃得好点了。
这天下午苏晚正在院里扫雪,院门忽然被推开了。
一个穿着半新红花棉袄围着毛线围巾的年轻姑娘探进头来,声音又脆又亮,带着一股亲热劲儿:“大娘?扫雪呢?我来看我姐了!”
苏晚抬头一看是原主的继妹,苏小翠!
按照原主记忆和书中剧情,这就是那个设计陷害原主还时不时跑来假惺惺关心实则踩上一脚的白莲花继妹!
李素娟闻声从屋里出来,看到苏小翠,脸上没什么表情,淡淡地点点头:“是小翠来了。”
她对苏晚娘家那点破事心知肚明,对赵金花母女没什么好感,但面上礼节还得维持。
苏小翠仿佛没看到李素娟的冷淡,笑嘻嘻地挤进来。
目光却像探照灯一样在苏晚身上扫了一圈,尤其是在她明显好转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飞快地闪过不易察觉的嫉妒。
她随即挂上担忧的表情,快步走到苏晚面前想去拉苏晚的手:“姐,你咋还在外面干活呢?这么大雪天冻着了怎么办,你可是双身子的人!顾大哥不在家,你也不知道心疼自己!”
声音又大又甜,仿佛多么姐妹情深。
苏晚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避开了她的手,继续挥着扫帚语气平淡:“扫点雪,活动活动,不冷。”
苏小翠的手僵在半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又掩饰过去,转而对着李素娟笑道:“大娘,我姐她性子闷,有啥做得不对的您多费心,她打小就这样,笨手笨脚的,在家我妈没少为她操心。”
李素娟哼了一声没接话,只是道:“进屋说吧,外面冷。”
她从随身带的布包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里面是几块粗糙发黑的红薯干。
她拿起一块,递到苏晚嘴边,声音带着夸张的诱惑:“姐,你看我给你带啥好吃的了?快尝尝!可甜了!”
那红薯干质量低劣,甚至能看到没洗干净的泥沙。
苏晚只是瞥了一眼那脏兮兮的红薯干,胃里甚至泛起一丝恶心。
她空间里水灵灵的青菜和茁壮的玉米苗,不比这强万倍?
她推开苏小翠的手,语气依旧平淡:“我刚吃过饭,不饿,你留着自己吃吧。”
苏小翠再次碰了个软钉子,脸上的笑容都快挂不住了。
她不死心,又把红薯干往苏晚手里塞:“姐你别跟我客气呀,拿着慢慢吃!哎,说起来顾大哥也真是的,结婚第二天就走了,留下你一个人这日子可咋过呀?村里人说啥的都有,我都替你难受。”
她开始假意抹眼泪,试图挑起苏晚的委屈和怨愤。
苏晚看着她拙劣的表演,心里冷笑。
正要开口,旁边的李素娟却突然把针线筐重重一放,发出“啪”一声响。
李素娟板着脸,斜眼看着苏小翠,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压迫感:“小翠啊,你姐现在是我们老顾家的人,日子咋过有我跟你顾大伯操心,就不劳你娘家人费心了。村里那些闲话,谁爱说谁说去,我们老顾家行得正坐得直不怕人嚼舌根!”
她这话,竟是明明白白地把苏小翠那点挑拨的心思堵了回去,甚至还隐隐护住了苏晚!
苏晚惊讶地看向婆婆。
苏小翠更是彻底傻了眼,脸一阵红一阵白,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欢快的脚步声和清脆的喊声:“娘!我们回来啦!饿死啦!”
话音未落,两个半大的孩子一前一后冲进了院子,带进一股冷冽的寒气。
前面的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穿着打补丁但浆洗得干净的棉袄,脸蛋冻得通红,眼睛亮晶晶的透着机灵,是顾衍之的弟弟,顾家老二顾卫民。
后面跟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扎着两个略显毛躁的羊角辫,同样穿着旧棉袄,鼻子也冻红了,是顾家的小女儿顾红秀。
原主的记忆浮现:顾卫民和顾红秀前段时间被送到县城的姑姑家小住了一两个月。
原因是顾衍之突然结婚,家里闹得不太愉快,李素娟怕两个孩子在家瞎打听乱说话也怕新媳妇尴尬,就干脆把他们送走一段时间清净清净,这是刚被接回来。
顾卫民一进院就吸着鼻子:“啥味儿这么香?娘,你做啥好吃的了?”
他眼尖,一下子看到屋里的苏小翠,愣了一下,收敛了跳脱,规矩地喊了声:“小翠姐。”
目光却好奇地瞟向旁边站着的大嫂苏晚,觉得这个嫂子好像比大哥结婚那天看到的顺眼点了,没那么阴沉了。
顾红秀也跟着喊了一声“小翠姐”,然后有些怯生生地看向苏晚,小声叫了句:“大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