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通往核心医疗区的通道,如同一条冰冷的金属静脉,幽深而寂静,与指挥中心那颗喧嚣搏动的“心脏”形成残酷对比。冰冷的合金墙壁吞噬着声音,只将廊灯苍白的光线反复折射,映出一片毫无生气的惨白。宋墨涵的脚步声被特殊软底材质吸收,轻盈而规律,然而在这极致的安静里,每一次落脚,都仿佛直接敲击在她自己的心鼓上,清晰得令人心悸。
她下意识地蜷缩起手指,指尖深深陷入掌心。那上面,似乎还顽固地残留着顾锦城手掌的触感——灼热、粗糙,带着长期握持武器留下的薄茧,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因用力过度而微微颤抖的余韵。这触感像一道刚刚烙下的印记,驱散着从四面八方渗透而来的寒意,也成为了支撑她近乎透支的精神与**的唯一支点。他的话语犹在耳边:“活着回来……我等你。” 简短的六个字,在此刻重若千钧。
医疗区内,景象截然不同。空气被各种生命体征监测仪规律的低鸣与指示灯闪烁的微光所填充,构成一种压抑而繁忙的背景音。乔林依旧安静地躺在中央的透明隔离舱内,脸色苍白如纸,但胸口的微弱起伏和屏幕上稳定的呼吸曲线,证明着生命仍在顽强延续。几名医疗人员正紧张地记录着数据流,看到宋墨涵推门而入,目光齐刷刷地投来,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与询问。
“宋博士,指挥中心那边……方案确定了吗?” 为首的王技术官,一位年约四十、发际线已显危机的中年男人,迫不及待地开口,声音因紧张而略显干涩。
“方案已定,‘暗影’小队即将出发。”宋墨涵的声音瞬间切换至工作模式,冷静、清晰,不带多余情绪。她快步走到主控台前,指尖划过冰冷的屏幕,调出与突击队员防护服相连的远程监控界面,数十个代表着生命信号和数据流的光点跃然其上。“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确保乔林状态绝对稳定,以及提供远程能量场支持。王技术官,谐波稳定场的核心参数同步完成度如何?”
“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五,宋博士!”王技术官立刻回应,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苏宛医生离开前,对生物相容性参数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主要是关于能量脉冲与人体神经节的适应性微调,我们已经采纳,正在做最后校验。”
苏宛……那个像山风一样清爽而有力的女医生。宋墨涵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过苏宛离开医疗区时,回头投来的那一眼。那双眼睛,平日里如淬火星辰般明亮坚定,而在看向顾锦城时,则会流露出一种纯粹的、不含任何杂质的敬佩与信任。那是一种经历过生死考验、可以将后背完全托付的战友之情。宋墨涵迅速收敛了这瞬间的心绪浮动,将全部精力倾注到眼前瀑布般流淌的数据上。此刻,任何一点细微的疏漏,都可能被无限放大,让前线的战士付出无法挽回的代价。
然而,仿佛是为了印证她最深的隐忧,就在此时,安置在隔离舱旁的精密能量探测器,突然发出一阵急促却低沉的警报音!屏幕上,那条代表乔林体内异常能量的、原本被黑色圆盘能量勉强压制在安全阈值内的暗色曲线,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死水,开始剧烈地波动、翻腾!那些象征着侵蚀性能量的暗色光点,前一秒还如同蛰伏的阴影,下一秒便如同被惊扰的致命蜂群,骤然变得极度活跃,试图冲破束缚!
“怎么回事?能量读数失控!”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失声惊呼,脸色瞬间煞白。
宋墨涵的心脏猛地一缩,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但她的动作没有丝毫迟滞,长期严苛训练出的专业素养让她在危机时刻反而进入一种极致的冷静。指尖如飞,在控制面板上划过一道道残影,调出近十分钟的历史数据流进行快速比对。“不是外部能量冲击……是内部共振!黑色圆盘被移动,或者其能量场被激活了某种我们未知的特性,与乔林体内的残留能量产生了同频共鸣!”
几乎在同一时刻,她面前加密通讯器的指示灯亮起猩红,顾锦城那熟悉的声音传来,依旧沉稳,却带着一丝被强行压抑的紧绷,如同拉满的弓弦:“墨涵,B7区边缘能量读数异常飙升,菌毯活性急剧增强,‘暗影’小队报告,防护服外的谐波场出现间歇性衰减。你那边情况如何?” 背景音里,隐约可闻指挥中心内更为急促的警报声和人员跑动的嘈杂。
指挥中心内,顾锦城矗立在巨大的全息态势图前,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代表“暗影”小队五个生命光点组成的箭头,那条蜿蜒向前的虚拟线路,此刻正被从B7区疯狂蔓延开的、代表高活性菌毯的猩红色区域不断挤压、侵蚀,仿佛随时会被吞噬。通讯频道里,雷峰冷静却简短的报告声传来,每一个字都敲打在顾锦城的心上:“遭遇高强度抵抗,谐波场效果减弱约百分之十五,仍在可控范围。继续按计划向D1区渗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