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战前准备
战前的基地,像一颗沉默的心脏,在边境的胸膛里低沉而有力地搏动。顾锦城的命令已下,各作战单位进入临战状态,肃杀之气弥漫在空气中,连阳光都似乎变得凝重。然而,在这钢铁洪流的核心,却绽放着一朵最柔软也最坚韧的花——宋墨涵的野战医院。
医疗突发事件:生死线上的默契
就在行动前最后的准备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降临。一名在外围警戒哨位执勤的士兵,因罕见的毒虫叮咬引发急性过敏性休克,被紧急送回基地时已面色青紫,呼吸微弱。
“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准备气管切开包!开放静脉双通道!”宋墨涵的声音冷静得如同手术刀,瞬间划开了紧张的氛围。她扑到担架前,跪在地上,迅速检查士兵的瞳孔和颈动脉。
顾锦城闻讯赶来,他没有靠近打扰,只是站在抢救区的边缘,如同一座沉默的山。他看到宋墨涵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也看到她手下稳健得没有一丝颤抖的操作。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亟待拯救的生命。
医护人员在她的指挥下高效运转。气管切开术在几秒钟内完成,随着药物推注,士兵的呼吸逐渐从微弱变得粗重,生命体征终于被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当监护仪上曲线趋于平稳,宋墨涵才缓缓吐出一口气,抬起头,恰好对上顾锦城深邃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指挥千军万马的凌厉,只有满满的骄傲、心疼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他看到了她职业光环下最本质的人性温度,那是一种超越恐惧、对生命本身的无上尊重。无需言语,这一次并肩与死神搏斗的经历,让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他向她微微颔首,一切尽在不言中。
新人物登场:地质专家陈子安
为了更精确地定位“金鸟鸟”山岩下的入口,并了解其地质结构,减少行动风险,顾锦城通过上级协调,请来了一位特殊人物——军区地质勘探院的首席专家陈子安博士。
陈子安年约四十,戴着眼镜,气质儒雅,与基地的军事化氛围有些格格不入,但他那双透过镜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却让人不敢小觑。他抵达后,没有过多寒暄,立刻投入工作,仔细研究周晓梅带来的资料、无人机影像以及区域地质图。
“顾队长,宋医生,”陈子安指着热源区影像分析,“从热辐射模式和周边岩层构造看,这下面很可能存在一个天然溶洞系统,但入口经过了人为的精密伪装和加固。所谓的‘锁孔’,极有可能是利用了声波或特定磁场共振原理开启的机关。‘云雀锁’的材质特殊,或许就是关键。”
他的专业分析,为即将到来的行动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科学依据,也让“云雀引路”的传说有了更现实的落点。陈子安的到来,不仅增加了团队的专业性,他沉稳理性的气质,也仿佛一股清流,缓和了基地的紧绷感。周晓梅对这位专家表现出极大的信任,两人迅速建立起高效的沟通。
铁汉的温柔:战前夜的准备
夜幕降临,决战前夜。顾锦城在指挥室完成了最后的部署确认后,回到了宿舍。宋墨涵还在医院做最后的巡查和伤员交代。
顾锦城没有休息,他拿出宋墨涵的医疗包,开始一丝不苟地检查。他添补了她常用的几种急救药品,将绷带和纱布重新整理得棱角分明,甚至细心地给她的手电筒更换了新的电池。然后,他又开始整理自己的装备,将战术背心、枪支、匕首逐一检查、擦拭。他将两套装备并排放在一起,一套是冰冷的杀人利器,一套是温暖的救命工具,并排而放,却奇异地和谐,仿佛是他们两人关系的缩影——他的使命是摧毁威胁,而她的使命是守护生命,在这片战地上,他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宋墨涵推门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灯光下,顾锦城高大的身影半蹲在地上,侧脸线条刚毅,动作却轻柔得如同对待珍宝。她的眼眶瞬间湿润,轻轻走过去,从背后环住他的腰,将脸贴在他宽阔的脊背上。
“都准备好了?”她轻声问。
“嗯。”顾锦城握住她的手,将她拉到身前,让她看着并排的装备,“我的背后交给你,你的安全交给我。”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是最重的承诺。宋墨涵拿起他擦拭得锃亮的匕首,又摸了摸自己整理好的医疗包,用力点头:“好。”
星空下的祈祷:生命盟约的深化
两人再次登上了望台。今夜星辉更浓,仿佛宇宙也在注视着这片即将迎来风暴的土地。
“陈博士说,那个溶洞可能很深,很复杂。”宋墨涵依偎着顾锦城,语气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再复杂,也能把它翻个底朝天。”顾锦城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低头看她,“怕吗?”
宋墨涵摇头:“有你在,不怕。我只是在想,等找到那个祭坛,解开所有的谜团,‘云雀’真的能带来和平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