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冰点、复苏与第三道呼吸
顾锦城的步伐沉稳,战术靴踏在冰冷坚硬的遗迹地面上,发出规律而清晰的回响,在这片死寂的黑暗空间中,这声音是他存在的唯一证明,却也反衬出周遭令人心悸的空旷。幽蓝色的信息流在他身后不远处静谧流淌,如同沉睡巨兽的呼吸,光芒将他前行的身影拉长,扭曲地投射在残破的金属墙壁上,宛如跟随的幽灵。
他严格按照宋墨涵的指令,以圆形平台为中心,进行着半径五十米的细致勘察。战术手电的光柱如同外科医生的手术刀,精准地划过每一处可能隐藏着秘密的角落——断裂的管道接口、模糊的壁刻痕迹、能量传导线路的残余……他的大脑高速运转,将所见的一切与已知的军事工程学、外星遗迹学知识进行比对,试图从中剥离出有价值的线索。然而,除了更加确认此地构造的精密与超越时代的科技水平外,并无突破性发现。
但那股被强行压抑的疲惫,如同附骨之疽,并未因短暂的休整而彻底消散。精神层面的剧烈消耗,远非几分钟的拉伸和能量补充所能完全弥补。尤其是在他俯身检查一处地面裂隙时,一阵突如其来的、源自骨髓深处的寒意猛地窜上脊柱,让他几乎不受控制地打了个冷颤。伴随而来的,是短暂的眩晕和耳边细微的、仿佛来自极远处的嗡鸣。
“……墨涵。”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在频道里低唤了一声她的名字,声音比平时低沉沙哑了几分。
“我在!”宋墨涵的回应立刻响起,没有丝毫延迟,带着全神贯注的警惕,“身体有异常?报告具体情况!”她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像是一道温暖的光,试图驱散他体内蔓延的冰冷。
顾锦城稳住呼吸,强迫自己站直身体,甩了甩头试图驱散那不适感:“短暂眩晕,体感温度似乎有异常下降。听觉出现轻微干扰性耳鸣。”他尽可能客观地描述,省略了那瞬间心悸的感受。
主控室内,宋墨涵面前的屏幕几乎在顾锦城话音落下的瞬间就发出了低频警报。他的核心体温在刚才的几分钟内,出现了第二次、幅度更甚之前的下降,已经逼近了轻度低体温症的临界值。同时,脑波监测中代表警觉和认知功能的β波出现了不规律的波动,而表征放松或疲惫的θ波活动显着增强。
“不是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宋墨涵语速飞快,目光锐利如刀,“环境温度读数稳定。是你的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在精神冲击后出现了紊乱,指向神经源性体温失调的可能。锦城,立刻停止勘察,原地不动,重复,停止一切活动!”
几乎在同一时间,周启明那标志性的、缺乏情感起伏的声音切入,带来了更精确的数据支撑:“指挥中心,生物信号分析组。顾队长体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出现反常性下降,与当前应激环境及既往生理模型严重不符。结合皮质醇代谢速率异常加快的数据,高度怀疑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反馈机制出现短暂功能障碍。此为‘精神烙印’激活后可能引发的潜在生理连锁反应之一,数据库中存在类似案例推测模型。建议立即进行生理稳态干预,防止状况恶化导致意识模糊或循环衰竭。”
“HPA轴功能障碍……”宋墨涵低声重复了这个专业术语,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这远比单纯的疲劳或受伤更棘手,它涉及人体最核心的应激与稳态调节系统,一旦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锦城,听我说,”她的声音强行保持着镇定,但每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间挤出来的,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现在面临的不仅是疲劳,是精神冲击引发的深度生理紊乱。我要求你,立刻执行‘生命体征维持基础协议’:第一,寻找背风处,依靠坚固结构坐下,减少热量散失和体力消耗;第二,取出应急保温毯,覆盖于战术服之外;第三,进行缓慢的腹式深呼吸,频率控制在每分钟4-6次,专注于吸气与呼气的过程,尝试重新建立对自主神经的掌控。这是命令!”
顾锦城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体内部那股失控的寒意正在蔓延,甚至指尖都开始有些麻木。他知道,宋墨涵和周启明的判断极可能是正确的。那个所谓的“精神烙印”,不仅在意识层面掀起了风暴,更在他的生理层面埋下了不稳定的种子。他没有丝毫犹豫,依言退到一处巨大的、断裂的金属构件后方,靠着冰冷的壁面缓缓坐下,动作甚至带上了一丝平时绝不会有的迟缓。
他从战术背包侧袋取出轻薄的应急保温毯,银色的薄膜在黑暗中反射着幽蓝的光芒。他将毯子裹在身上,试图锁住那正在一点点流失的体温。然后,他闭上眼,开始按照宋墨涵的指示,进行深长而缓慢的腹式呼吸。吸气,感受冰冷的空气充满肺腑,试图压下那骨子里的寒意;呼气,将所有的疲惫与不适缓缓吐出。这个过程异常艰难,精神的涣散和身体的抗议不断干扰着他的专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