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缝中的藤蔓
地图的发现,如同在死水中投入一颗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哨所内原本凝固的绝望气氛,被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所取代——混杂着谨慎的希望、对新风险的评估,以及因信息不对等而产生的微妙张力。
顾锦城迅速将队伍核心成员——宋墨涵、李帆、赵大勇以及伤势稍轻、意识清醒的王磊——召集到哨所相对僻静的一角。他展开那张皱巴巴的纸片,铺在相对平整的弹药箱上。
“都看看,”顾锦城的声音压得很低,指尖在地图上几个关键的标记点上划过,“根据老者的描述和这份地图的绘制风格,初步判断,标记三角的这个地方,距离我们大约十五公里,位于东北方向的山区,很可能是一个敌方的前沿观察点或者小型补给站。”
李帆凑近仔细查看,眉头紧锁:“头儿,这地图太粗糙了,精确度存疑。而且,就算是真的,以我们现在的状态,带着伤员和这么多平民,长途奔袭十五公里去端掉一个可能存在的据点,这……”他后面的话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无异于自杀。
“我们不需要端掉它。”顾锦城目光锐利,“我们的目标是生存和突围。如果这个点存在,并且储存有物资,特别是药品、食物或者通讯设备,对我们而言就是雪中送炭。哪怕只是确认其存在和兵力部署,这份情报也能在我们后续选择突围路线时,提供重要参考,规避风险。”
一直沉默倾听的宋墨涵,目光落在那个标记点上,又很快移开,看向角落里昏睡的小雅和正在照顾她的秦雨薇。“小雅的体温暂时降下来一点,呼吸也平稳了些,但抗生素需要连续使用,我们只有一支。其他几个平民,包括那位老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脱水和虚弱,急需补充电解质和营养。我们的物资……撑不过明天。”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锤子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上。医疗资源的匮乏,是比敌人更迫在眉睫的威胁。
王磊挣扎着想坐起来,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恢复了军人特有的锐利:“队长,我去。我伤的是肩膀,腿还能走。侦察任务,我一个人目标小,灵活。”
“不行!”顾锦城和宋墨涵几乎同时开口。宋墨涵更是下意识地伸手虚按了一下,仿佛怕他真会立刻冲出去。“你的伤口深度感染风险还没完全排除,剧烈活动会导致伤口崩裂,甚至引发败血症。”
顾锦城看了宋墨涵一眼,那眼神里带着对她专业判断的绝对尊重,然后对王磊摇头,语气不容置疑:“你的任务是养伤,保持体力。侦察的事,我亲自去。”
“队长!”李帆和赵大勇都急了。顾锦城是队伍的主心骨,他若离开,万一哨所遭遇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命令。”顾锦城打断他们,语气斩钉截铁,“李帆,我不在期间,由你全权负责哨所防御和指挥。赵大勇,你的观察哨位置至关重要,必须时刻保持最高警惕。王磊,你经验丰富,协助李帆判断局势。”他的安排快速而清晰,显然早已深思熟虑。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宋墨涵身上,那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嘱托,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信任。“宋医生,”他的声音放缓了些许,“这里……交给你了。所有人的伤,还有那些平民,拜托了。”
他没有说“等我回来”,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安慰。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他将最重的担子——生命的重量,托付给了她。
宋墨涵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撞了一下,酸涩与暖流交织。她迎上他的目光,没有丝毫躲闪,清澈的眸子里是医者的坚定与承诺:“你放心。只要我在,一定竭尽全力。”
无需更多言语,一种超越战友之情的绝对信任在两人之间无声流淌,坚固得如同他们身处的这座混凝土哨所壁垒。
顾锦城的行动力极强。他迅速整理好单兵装备,只携带了必要的武器、少量口水和那份至关重要的地图。临行前,他走到巴图面前,拍了拍这位铁匠汉子的肩膀:“巴图兄弟,哨所的防御工事还需要加固,李帆他们会告诉你怎么做。这里,暂时也是你的家。”
巴图黝黑的脸上露出受宠若惊又倍感责任重大的神情,用力点头:“长官放心!我巴图有一把力气,一定保护好大家!”
这一幕落在宋墨涵眼里,让她对顾锦城的领导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不仅在指挥自己的兵,更懂得在绝境中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给予信任,激发责任感。
顾锦城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宋墨涵,那一眼仿佛要将她的身影刻入心底,随即转身,如同融入阴影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哨所外的废墟与晨雾之中。
他离开后,哨所内的空气仿佛又沉重了几分。每个人都下意识地提高了警惕,连呼吸都放轻了。李帆和赵大勇立刻进入临战状态,重新布署了警戒点位。巴图则不用吩咐,主动开始检查哨所门窗的加固情况,那双常年打铁的大手,干起活来沉稳有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