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基地,“方舟”第七前哨基地内部。
时间在压抑的等待中流逝。医疗区内,林夜依旧沉睡在能量修复平台上,呼吸平稳悠长,体表那些骇人的裂纹已基本愈合,只留下淡淡的暗金色纹路,仿佛龙鳞的印记。但他并未苏醒,意识似乎沉浸在一个极深层次的修复与整合过程中。
贞德守在一旁,脸色虽然依旧苍白,但眼神中的焦虑已减轻不少。她持续输送着温和的圣光,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林夜近乎干涸的生机,并小心翼翼地感应着他体内那逐渐趋于平衡、却依旧深沉如海的力量波动。
霍震岳、暴熊王、苏芸等人则围在基地主控台前,与引导者的全息投影一起,面色凝重地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全息星图上清晰地显示,三艘“清除者”级星舰并未离去,而是如同幽灵般悬浮在月球轨道外侧,呈三角阵型,构筑起一道强大的能量封锁网。它们偶尔会向月球表面发射探测波束,似乎在搜寻基地入口的具体位置,但并未再次发动攻击。
“它们在等。”霍震岳沉声道,独眼中闪烁着老兵的精明,“要么是在等待增援,要么……是在消耗我们。基地能源储备还剩多少?”
引导者的电子音回应:“生命织网修复程序消耗了25%的储备能源。目前总能源储备降至41%,低于维持长期运转和基础防御的警戒线(50%)。主动防御系统效能已降低60%。若‘清除者’发动强攻,基地护盾最多只能支撑标准时间单位(约地球时间3小时)。”
众人的心沉了下去。41%的能源,听起来不少,但对于一个需要维持生命支持、重力模拟、基础防御和可能再次启动修复程序的深空基地而言,岌岌可危。更何况,外面还有三个虎视眈眈的强敌。
“能不能尝试从月球本身汲取能源?或者利用太阳能?”苏芸提出设想。
“分析中……月球内部地热能源已被‘清除者’某种装置干扰,极不稳定。太阳能转换矩阵在基地背面,目前处于‘清除者’监视和火力覆盖范围内,启动风险极高。”引导者否定了这个想法。
“他娘的,这不是坐以待毙吗?”暴熊王烦躁地低吼,“等能源耗光,咱们就得变成罐子里的虫子!”
“或许……还有一个选择。”引导者的光芒微微闪烁,“根据从传承者(林夜)意识中解析出的‘文明残响’信息包,提到了基地拥有一项终极应急协议——‘火种跃迁’。”
“火种跃迁?”众人精神一振。
“是的。该协议旨在文明面临灭绝危机时,将最重要的‘火种’(知识库、基因库、核心成员)封装入特殊的跃迁舱,利用基地剩余全部能源,进行一次短距离、高风险的随机空间跃迁,以保留文明复兴的火种。”
随机跃迁?高风险?
刚刚升起的希望又被蒙上了一层阴影。谁也不知道跃迁的目的地是哪里,可能是另一片绝地,甚至是恒星内部!而且,跃迁舱容量有限,不可能带走所有人。
“跃迁成功的概率是多少?能带走多少人?”霍震岳问出了关键问题。
“根据现有能源和舱体状态计算,成功率约为17.4%。标准跃迁舱最大承载单位为:10个生命体或等质量物资。”
十个人!
现场陷入了一片死寂。他们现在幸存下来的,经过连番恶战和之前虚空寄生种的袭击,还有近三十人!这意味着,将有超过一半的人被留下,面对几乎必死的结局——要么能源耗尽困死,要么被攻破基地的“清除者”消灭。
这是一个残酷的抉择。谁走?谁留?
“不行!”贞德第一个出声反对,她回头看了一眼沉睡的林夜,又看向霍震岳、暴熊王以及周围那些伤痕累累却眼神坚定的龙牙队员和巡天者,“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人!林夜也不会同意这样做!”
“可是圣女阁下,这是目前唯一的……”引导者试图理性分析。
“一定有别的办法!”苏芸也坚定地说道,“‘文明残响’中除了预警,难道没有关于‘清除者’的弱点,或者其他出路的信息吗?”
引导者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深度检索数据包。
“……有。信息包中提到,‘清除者’并非无敌。它们极度依赖某种‘中央指令网络’,存在延迟和模式化的缺陷。此外,信息包还提及……月球基地深处,存在一条未被完全记录的、可能通往‘星灵族’某个废弃前哨的古老空间褶皱,代号‘幽灵航道’。”
幽灵航道?
“这条航道能否使用?通往哪里?安全吗?”霍震岳急切地问。
“信息残缺。‘幽灵航道’处于未激活状态,启动需要特定密钥和大量能源,且航道稳定性未知,另一端坐标模糊。风险……极高。但或许是除了‘火种跃迁’外,另一个理论上的选择。”
又一个高风险的选择!
是赌那17.4%成功率的随机跃迁,放弃大部分同伴?还是赌这条信息残缺、前途未卜的“幽灵航道”,带领所有人一起冒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