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号”平稳地降落在月球基地的对接港。当舱门开启,迎面而来的不再是死寂的金属气息,而是联邦最高规格的欢迎仪式。林夜、艾莉娅以及在场的所有核心成员,都被请上了前往地球的专用穿梭机。
穿梭机穿透大气层时,林夜透过舷窗,看到了那颗蔚蓝色的星球。与初见时相比,它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他的感知中,一切都截然不同。他“看”到了环绕地球的、由无数空间节点构成的隐形屏障,那是“龙吟”留下的烙印。他“感受”到,整个太阳系,乃至更遥远的星域,无数道目光正通过各种方式,聚焦于这颗星球。
他不再是一个孤独的流浪者,而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的领导者。
穿梭机平稳降落在上海新建的联邦总部——一座通体由高强度合金与生物晶体构成的、宛如未来神殿般的宏伟建筑群中。
林夜等人没有受到任何繁文缛节的接待,而是直接被引领至一座名为“世界树”的巨型会议中心。李振华与联邦几乎所有核心高层早已在此等候,他们面色凝重,神情中却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激动。
“龙首,欢迎回家。”李振华上前一步,郑重地说道。
会议中心的主屏幕上,正播放着一段来自太阳系边缘的监测录像。画面中,几艘老旧的无人探测器在接收到一段特殊的能量波动后,集体转向,朝着地球的方向,仿佛在进行某种古老的朝圣。
“这就是‘龙吟’。”一名首席科学家解释道,“它不仅仅是一段信息,更是一种……‘道标’。它以您的力量为模版,向全宇宙宣告,这里诞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拥有无限可能的‘变量’。任何试图对我们进行高精度空间定位或扫描的行为,都会被这股道标力量标记,并暴露其自身坐标。”
“换句话说,”另一位将军接口道,“我们现在,是带着一身‘警报器’在宇宙中裸奔。‘观察者’想要找到我们,会比以前困难百倍,但任何胆敢窥探我们的敌人,也更容易被我们发现。”
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它带来了安全,也带来了挑衅。
林夜静静听着,直到汇报结束,他才开口:“‘龙吟’的威慑力是暂时的。‘观察者’的耐心和智慧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必须主动出击,而不能只满足于被动防御。”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联邦高层。
“我需要联邦的全力支持,启动‘火种播撒计划’。”
“火种播撒计划?”李振华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
“是的。”林夜走到主屏幕前,调出了那幅残缺的星图,“铁血星河帝国已经证明了,文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引来‘观察者’的关注。我们无法在原地坐以待毙。唯一的生路,就是效仿他们,也成为‘播种者’。”
他指着星图上标记着γ的区域。
“这里,是星灵族和荒牙族的战场,也是‘文明断层带’。这意味着这里存在着大量被摧毁的文明遗迹,也可能散落着其他‘火种密钥’的线索。同时,这里远离‘观察者’的主要监控区域,是我们走出去的第一步。”
“我们要组建一支远征队。”林夜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支队伍,将乘坐最先进的星舰,前往γ区。他们的任务有三个:第一,寻找并回收其他‘火种密钥’,补全星图;第二,探索铁血星河帝国覆灭的真相,研究对抗‘观察者’的方法;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沿途合适的星球上,建立我们的‘火种基站’。”
“火种基站?”霍震岳追问。
“就是将‘方舟号’上搭载的生态舱、基础工业模块、以及文明传承数据库,投放到那些尚未被高等文明染指的星球上。”林夜解释道,“我们不占领,不奴役,只留下文明的种子。我们建立一个隐蔽的、自动化的观测站,默默守护这些星球的演化。假以时日,这些星球上或许就能诞生新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文明火种。这些火种,将成为我们文明在宇宙中的‘亲戚’,一条我们无法预测,但却真实存在的备份与后援。”
这个计划,宏大、无私,却又带着无比的悲壮。它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延续。
“这需要多少资源?多少时间?”一名财政部长问道。
“倾尽联邦目前所有可用资源。”林夜回答得斩钉截铁,“时间?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没有时间了。第一支远征队,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筹备,六个月之内,抵达γ区。”
“我同意!”李振华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他站起身,环视众人,“诸位,这不是林龙首一个人的计划,这是我们人类文明为自己赢得未来的唯一机会!我们是在播种希望,也是在为自己争取时间!我宣布,联邦将正式启动‘火种播撒计划’!所有部门,全力配合!”
决议在第一时间被通过。联邦的战争机器,瞬间从本土防御,转向了伟大的星际播种。
接下来的数日,林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计划的细节制定中。苏芸负责技术攻坚,贞德负责协调各方势力,暴熊王则被委以重任,负责训练远征队的战斗序列。艾莉娅也展现出了她作为前帝国成员的价值,她对星图的解读和对机械文明的深刻理解,为计划的可行性提供了巨大帮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