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
汉中大营内,灯火通明。
诸葛亮手持北伐地图,手指在街亭之处重重一点:“街亭乃汉中咽喉,若失街亭,我军粮道断绝,北伐必败。
此番镇守街亭,需选一员稳重之将,谁愿前往?”
帐下众将皆沉默,马谡却越众而出,拱手道:“丞相,末将愿往!末将自幼熟读兵书,定能守住街亭,不让魏军前进一步!”
诸葛亮皱眉,看向马谡:“幼常,街亭地形复杂,魏军若来,必是司马懿亲自率军,你虽有才华,却缺乏实战经验,恐难胜任。”
“丞相放心!”
马谡胸脯一挺,语气坚定,“末将愿立军令状,若失街亭,甘受军法处置!”
叶青山立于一侧,指尖的灵璧玉微微发热,他察觉到马谡周身竟有一丝极淡的魔气,似是之前南征时沾染,尚未完全净化。
他上前一步,低声道:“丞相,马谡将军身上仍有魔气残留,恐影响判断,街亭之事,不如另选他人?”
马谡闻言,脸色一变:“叶将军此言差矣!我何时沾染魔气?不过是叶将军多虑了!丞相,末将一心北伐,怎会受魔气影响?”
诸葛亮沉吟片刻,羽扇轻摇:“叶兄,幼常既立军令状,且其兵书造诣颇深,或许能守住街亭。
你且随我率军出祁山,若街亭有失,再率军驰援。”
叶青山见状,只得颔首:“既如此,丞相需多加提防司马懿,此人乃九品巅峰术士,且与暗夜组织有勾结,恐会借助魔气作乱。”
次日,马谡率两万大军前往街亭,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叮嘱:“街亭需靠山近水,扎营固守,不可在山上扎营,以免被魏军断水围歼。”
马谡表面应承,心中却不以为然:“兵书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在山上扎营,才能更好地抵御魏军。”
待马谡走后,诸葛亮率主力出祁山,连下三城,士气大振。
可没过几日,探马来报:“启禀丞相,马谡将军不听劝阻,在街亭山上扎营,司马懿率十万大军围困街亭,断其水源,蜀军已溃不成军!”
“什么!”
诸葛亮惊怒交加,羽扇险些落地,“幼常误我!误我北伐大业!”
叶青山脸色凝重:“丞相,事不宜迟,我率军前往街亭救援,虽未必能挽回败局,却能救下部分将士,减少损失。”
“好!叶兄,你速率五千精兵前往,务必小心司马懿的魔气诡计!”
诸葛亮连忙下令。
叶青山领命,率部疾驰,越五剑匣悬于马背,一路之上,只见蜀军残兵溃逃,身上多有魔气伤痕。
行至街亭山下,只见山上火光冲天,魏军喊杀声震天,马谡率残部在山上顽抗,却已是强弩之末。
“司马懿!住手!”
叶青山一声怒喝,翻身下马,剑匣中巨阙剑金光暴涨,“青龙覆海!”
地面涌出青蓝色能量浪潮,浪潮中青龙虚影翻腾,朝着魏军席卷而去。
魏军士兵被浪潮击中,身上的魔气瞬间被净化,阵型大乱。
司马懿立于阵前,一身黑袍,手中握着一枚黑色令牌,令牌上魔气缭绕。
他见叶青山到来,眼中闪过一丝忌惮:“叶青山,你竟来得如此之快!”
“司马懿,你勾结魔族,用魔气助战,算什么英雄!”
叶青山手持巨阙剑,一步步向前,王境初期的威压扩散开来,魏军士兵皆感窒息。
司马懿冷笑一声,令牌一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马谡已败,街亭已失,你就算来了,也无力回天!”
他指尖凝聚灵气,却隐隐透着黑气,显然已将灵气染成魔气,“九品巅峰术士的实力,你未必能敌!”
“那就试试!”
叶青山眼中精光一闪,青冥剑法第五式“龙探爪”使出,蓝色剑气如巨龙探爪,抓向司马懿。
司马懿施展法术抵挡,魔气与剑气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
趁两人激战之际,叶青山分出一道青龙之力,化作青藤缠住马谡,将他从山上拉了下来:“马谡,快走!街亭已失,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马谡面色惨白,看着山下的魏军,又看了看叶青山,羞愧道:“叶将军,是我不听丞相叮嘱,才失了街亭……我还有何颜面回去见丞相……”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叶青山一剑逼退司马懿,拉着马谡转身就走,“丞相还在等我们回去,就算要受军法处置,也得回去领罪!”
司马懿见状,想要追击,却被叶青山留下的青龙剑气阻拦,只得恨恨地跺脚:“叶青山,下次再遇,定取你性命!”
叶青山带着马谡和残部回到祁山大营,诸葛亮见马谡,脸色铁青:“幼常,你可知罪?你不听我叮嘱,擅自改变扎营之地,导致街亭失守,北伐功亏一篑,你还有何话可说?”
马谡跪倒在地,泪流满面:“丞相,末将知罪!愿受军法处置,只求丞相能继续北伐,完成主公遗愿!”
帐下众将皆为马谡求情,赵云道:“丞相,马谡虽失街亭,却也是一时糊涂,且其对蜀汉忠心耿耿,不如饶他一命,让他戴罪立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