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袁绍的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
袁绍正与麾下谋士商议大事,案上摊着一张地图,上面标注着董卓的封地郿坞的位置。
“董卓老贼虽死,但其在郿坞囤积了大量财物和兵马,若不及时清理,恐生后患。”
袁绍指着地图上的郿坞,对众人说道,“我决定派颜良、文丑率领五万兵马,前往郿坞抄查董卓的家产及人口,务必将董氏余孽一网打尽。”
颜良、文丑站起身,拱手领命:“末将遵命!定不负盟主所托!”
两人皆是暗夜成员,体术已达八品巅峰,手中大刀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此次前往郿坞,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次日清晨,颜良、文丑率领五万兵马,浩浩荡荡地朝着郿坞进发。
队伍旌旗飘扬,甲胄鲜明,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
此时的郿坞,早已乱作一团。
董卓死后,驻守郿坞的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将得知袁绍要派兵马前来抄查,心中惶恐不安。
他们深知自己是董卓的亲信,若被袁绍抓住,必死无疑。
“诸位将军,袁绍兵马将至,我们该怎么办?”
李傕焦急地问道。
他身材高大,面容狰狞,手中握着一把大刀,眼中满是慌乱。
郭汜皱着眉头,沉声道:“袁绍势大,我们根本不是对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连夜率领飞熊军逃往凉州。
凉州是我们的老家,那里有我们的亲信,只要回到凉州,我们就能重新招兵买马,伺机报仇。”
张济、樊稠纷纷点头赞同。
飞熊军是董卓麾下最精锐的部队,共有十万余人,皆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只要带着飞熊军逃往凉州,他们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当晚,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将率领飞熊军,悄悄离开了郿坞,朝着凉州方向逃去。
他们没有通知郿坞内的其他人员,只带走了自己的亲信和部分财物。
次日中午,颜良、文丑率领兵马抵达郿坞。
郿坞的城门大开,没有一兵一卒守卫。
颜良、文丑对视一眼,心中了然,知道李傕等人已经逃跑。
“进城!”
颜良大喝一声,率领兵马冲入郿坞。
郿坞内一片奢华,宫殿楼阁鳞次栉比,庭院中种满了奇花异草。
董卓生前在这里修建了无数宫殿,囤积了大量的财物和美女。
颜良、文丑走进董卓的府邸,只见府内的侍女、仆人吓得瑟瑟发抖,纷纷跪地求饶。
颜良看着这些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想到董卓的残暴,还是硬起心肠。
“传我命令!”
颜良高声说道,“凡是被董卓掳来的良家女子,全部释放,让她们各自回家。
凡是董卓的亲属,不论老少,一律诛杀,一个不留。”
士兵们齐声应诺,开始在郿坞内大肆搜捕董氏亲属。
董卓的母亲已经年过七旬,得知消息后,吓得瘫倒在地,被士兵们拖了出去,当场斩杀。
董卓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等人也被一一抓获,斩首示众。
一时间,郿坞内哭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庭院的青石板路。
那些被释放的良家女子,纷纷朝着颜良、文丑磕头谢恩,然后收拾行李,匆匆离开这个人间地狱。
士兵们在郿坞内搜查了数日,抄得的财物数量惊人。
黄金几十万两,白银几百万两,绸缎、珠宝、器具堆积如山。
粮食更是多得无法计数,足够十万大军食用数年。
颜良、文丑看着这些财物,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但他们知道这些财物属于袁绍,不敢私藏分毫。
他们命人将财物全部装车,足足装了上千辆马车。
“将军,财物已经装车完毕,董氏余孽也已全部诛杀,我们可以回长安复命了。”
一名士兵前来禀报。
颜良点了点头:“好!传令下去,即刻启程,返回长安。”
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长安进发,上千辆马车排成一条长龙,在官道上绵延数十里。
沿途的百姓看到这一幕,纷纷驻足观望,眼中充满了震惊和愤怒。
他们知道,这些财物都是董卓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血汗钱。
数日后,颜良、文丑率领兵马返回长安。
袁绍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颜良、文丑,你们辛苦了!”
袁绍走上前,拍着两人的肩膀,脸上满是笑容,“此次抄查郿坞,你们立了大功,本盟主必定重重赏你们。”
颜良、文丑拱手道:“多谢盟主!这都是末将应该做的。”
袁绍率领众人回到城中,在都堂设下酒宴,庆祝大功告成。
宴会上,袁绍意气风发,向众人展示着抄得的财物,口中不断吹嘘着自己的功绩。
文武百官纷纷上前敬酒,奉承袁绍的英明神武。
袁绍听得飘飘然,心中更加得意。
他觉得,只要有了这些财物,再加上自己的兵力,很快就能掌控天下,成为中原的霸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