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齿轮镇方向传来第一声主炮的怒吼,标志着钢铁防线战役正式打响时,在“狼影”战车那堪比小型超级计算机(自封的)的后部通讯/电子战模块里,另一场无声却同样激烈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这里没有硝烟,没有金属碰撞的轰鸣,只有服务器风扇全力运转的低沉嗡鸣,以及无数数据流在虚拟界面上疯狂刷新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处理器过热时特有的、略带焦香的臭氧味,以及克里夫身上那股永远洗不掉的机油和焊锡膏的混合气息——这是独属于技术宅的“战地氛围”。
克里夫整个人几乎要嵌进控制台里,额头上挂满汗珠,眼神却亮得吓人,紧紧盯着屏幕上那如同宇宙星图般复杂、不断变幻形态的信号拓扑图。他的十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得出现了残影,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
“跳频……加密协议更换……信号源伪装成背景辐射……该死的,‘墓碑’这帮家伙的通讯协议比泥鳅还滑溜!阿尔法!西北象限,三点七五吉赫兹附近,有个异常波动,像是冗余校验包,帮我盯死它!”
在他身旁,那个代表阿尔法意识碎片的蓝色光团,正悬浮在一个特制的、布满了感应探针的基座上。光团如同拥有生命般微微脉动,时而收缩成一个小点,时而扩散成一片模糊的光晕。它没有实体,无法直接操作界面,但它那独特的、与诺亚网络和“普罗米修斯”技术都有着微妙联系的高共鸣性本质,使其成为了克里夫在这场数字追踪战中最不可或缺的“雷达”与“直觉指引”。
随着克里夫的呼喊,蓝色光团迅速向西北象限的方向偏转,亮度微微提升,并向克里夫的意识(通过一个简陋但有效的神经接口)传递回一种“确认,存在高概率隐匿信号”的模糊感应。
“漂亮!”克里夫精神一振,双手舞动得更快了,“我就知道!他们再怎么能藏,真正的量子通讯承载信息时,总会留下一点时空褶皱般的痕迹!看我把你揪出来!”
他迅速编写了一段新的追踪算法,像撒网一样投向那个被阿尔法标记的区域。屏幕上,代表追踪程序的光点如同猎犬般扑出,在复杂的数据迷宫中穿梭。
‘太好了!’克里夫内心欢呼,‘有阿尔法在,就像在迷宫里带了个自带GPS还懂作弊码的向导!虽然这向导说话有点卡顿,还时不时刻意卖萌(他总觉得阿尔法碎片偶尔的闪烁像是在眨眼睛)。’
这场追踪,远比他们之前破解“无声猎犬”单体数据要困难得多。“墓碑”的指挥网络采用了高度分布式和动态加密技术,每一个节点都像是深海中的灯笼鱼,只会短暂亮起,传递完信息后就迅速隐匿,而且信号路径迂回曲折,经常绕行多个废弃的旧时代卫星中继站或者甚至利用地壳本身的电磁场作为掩护,简直丧心病狂!
有好几次,克里夫感觉自己快要抓住那稍纵即逝的主信号流了,对方却突然来个“金蝉脱壳”,将信息流分散成数百个毫无意义的垃圾数据包,让他扑了个空,气得他差点想用物理方式(比如用扳手敲)给控制台来个“说服教育”。
“冷静,克里夫。”阿尔法碎片传来一段断断续续、但异常清晰的信息流,仿佛感知到了他的烦躁,“…愤怒…会导致…逻辑电路…过载…(附赠一个类似‘摸摸头’意念的安抚性闪烁)”
‘被一个人工智能碎片安慰了?’克里夫老脸一红,随即深吸一口气,‘不行不行,我可是专业的!不能被数据流氓带了节奏!’
他改变了策略,不再试图强行破解每一次加密,而是开始分析这些信号跳变的“习惯”。就像追踪一个狡猾的猎人,不仅要看他的脚印,还要观察他习惯走哪条路,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
“阿尔法,记录所有信号消失和重现的坐标点,计算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
蓝色光团依言而动,将海量的坐标数据吸入,进行着远超人类大脑处理速度的复杂运算。很快,屏幕上浮现出一个由无数光点构成的、略显模糊的三维分布模型。光点并非完全随机,而是隐隐呈现出某种……环绕着一个中心区域旋转的态势。
“这是……莫非是某种基于轨道力学原理的信号路由算法?”克里夫瞪大了眼睛,一个大胆的猜想在他脑中成型,“他们把主指挥信号,隐藏在了近地轨道某个飞行器的常规通讯数据流里?不对……这个中心点的引力参数不对……更高!更远!”
他猛地调出旧时代的太空垃圾和卫星轨道数据库,进行疯狂比对。阿尔法的碎片也似乎被这个猜想触动,蓝光剧烈闪烁,将更多的计算力投入其中,甚至开始主动扫描那些通常被忽略的、来自更高轨道的微弱信号背景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齿轮镇方向的炮火声似乎变得更加密集和急促,仿佛在催促着他们。
汗水顺着克里夫的鼻尖滴落在控制台上,发出“啪嗒”一声轻响。他浑然不觉,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片由数据和算法构成的宇宙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