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与虎谋皮”这个词有现实版教学视频,那么此刻“海龙”号与“幽灵舰队”残党组成的这支临时联合舰队,绝对能成为经典案例,片名大概可以叫《如何在互相盘算中被对方坑死的一百种可能》。
霍克提供的那个关于“夏娃”的坐标区域,经过英格丽特和明奇博士的初步分析,确实存在异常能量残留,与之前捕捉到的潜航器特征有高度吻合之处。这枚“甜枣”虽然小,但足够诱人,让他们不得不暂时咽下与海盗合作的这枚“苦果”。
于是,在这片依旧光怪陆离的海域边缘,一幅极其诡异的画面出现了:伤痕累累但依旧透着科技感的“海龙”号,与几艘画风粗犷、挂满海草和补丁、仿佛刚从废品回收站开出来的海盗改装船,保持着一种“友好看得见,炮口瞄得着”的安全距离,并排向着东北方向的“利维坦”节点驶去。
这同盟脆弱的程度,大概比克里夫用口香糖临时粘合的电路板还要不堪一击。
通讯频道里,气氛更是“融洽”得让人脚趾抠地。
霍克的大嗓门时不时响起,充满了海盗式的“热情”与试探:
“‘海龙’号!你们那艘宝贝潜艇,潜深能到多少啊?到时候别关键时刻掉链子,让老子的人在下面挨揍!”
(内心潜台词:摸清你们的性能底细,方便以后黑吃黑。)
克里夫一边检查着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引擎,一边没好气地回应:“管好你自己吧,霍克!别让你的破船被诺亚的巡逻队当靶子打了,连累我们!”
(内心潜台词:想套情报?门都没有!)
英格丽特则完全无视这些无聊的嘴炮,她的注意力全在霍克随后发来的、关于“利维坦”节点的所谓“内部情报”上。这些资料看起来像是用某种老旧的扫描仪勉强拍下来的图纸片段,上面布满了油污和不明污渍,关键部分还被打上了马赛克(据霍克说是“保护内应”)。
“结构图缺失百分之四十,防御火力点标记模糊,内应提供的安全通道……需要经过三个自动炮台阵列和一条充满高压电流的维修走廊。”英格丽特冷静地陈述着,语气平淡得像是在念超市打折清单,“可信度,存疑。陷阱可能性,百分之五十七点三。”
雷班纳靠在椅背上,听着英格丽特的分析,感受着胸口伤口传来的、如同背景音乐般持续的钝痛,内心吐槽:“这内应是不是对‘安全’两个字有什么误解?或者他其实是诺亚派来的‘反向导购’,专门负责把顾客往死路上引?”
但他没有说出口。目前的局势,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他们需要海盗的情报和(暂时的)合作,哪怕这合作建立在流沙之上。
“保持警惕,按计划行事。”雷班纳对内部频道说道,“克里夫,准备好强攻和紧急撤离方案。英格丽特,标记所有可能的陷阱和撤退路线。明奇博士,继续尝试破解这些图纸上被模糊的部分,看看能不能找到点真实信息。”
“已经在努力了!”明奇博士的声音带着敲击键盘的噼啪声,“这些马赛克的算法很有趣,像是旧时代某种劣质图片处理软件……让我试试用逆向频率干扰……哦!好像有点眉目了!虽然出来的图像看起来更像是一碗打翻的意大利面……”
航行在继续。离开了那片诡异的海市蜃楼区域,海面恢复了“正常”的阴郁与波涛汹涌。但气氛并未因此轻松。海盗船队始终若即若离地跟在侧后方,像一群等待着分食腐肉的鬣狗。
偶尔,透过观察窗,雷班纳能看到霍克那艘标志性的、如同移动垃圾山般的母舰“海怪号”甲板上,有海盗对着“海龙”号指指点点,眼神中毫不掩饰贪婪与算计。而“海龙”号这边,克里夫也时不时用高倍镜“不小心”扫过对方船上那些看起来年久失修的武器和漏洞百出的装甲。
这是一种无声的示威与评估。
“我说,”克里夫放下高倍镜,压低声音对雷班纳说,“他们船头那门主炮,炮管都弯了吧?这玩意儿能打响吗?别到时候一开火,先把他们自己震散架了。”
“或许那就是他们的战术,”英格丽特头也不抬地接话,“用自爆来感动敌人。”
雷班纳忍不住扯了扯嘴角,结果牵动了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专注点。‘利维坦’快到了。”
几天后,目标终于出现在海平线上。
那确实是一座庞大的、伪装成海上钻井平台的设施,但它的规模远超一般的工业平台。巨大的钢铁支架深入海底,上方是错综复杂的管道、储油罐(或许是伪装)、以及数个如同巨型蘑菇伞盖般的建筑结构。平台周围,隐约能看到小型巡逻艇和无人侦察机的身影,空中还悬浮着几个不起眼的、但散发着微弱能量波动的球形监视器。
一股无形的压迫感扑面而来。这就是诺亚的海洋节点之一,“利维坦”,静静地蛰伏在海面上,像一头沉睡的钢铁巨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