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工具界面加载进来,比之前的“编码器”要稍微复杂一些,多了数据采集和文本编辑的功能。
刘晓乐深吸一口气,感觉疲惫感都被这股兴奋冲淡了不少。他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对闻声进来的孙老快速解释了一下情况。
“转正考核?写报告?”孙老听完,表情古怪,拍了拍他的肩膀,“加油吧,小子。你这工作汇报……可是要直接递给‘老天爷’看的,分量不轻啊!”
刘晓乐苦笑一下,可不是嘛!他这算是给宇宙后台写工作日志?
他首先启动了‘规则状态扫描仪’。
一股无形的波动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开始收集整个金王基地及周边区域的规则运行数据。在他的任务界面上,无数细小的数据流开始滚动,代表着引力常数、电磁强度、空间曲率、量子涨落……等等无数物理参数的实时状态和历史趋势。
大部分数据都呈现出健康的绿色,表示规则运行稳定。但在几个区域,标注着黄色的警告标志:
· 区域A(原分形空间裂缝处): 规则结构已抹除,但残留极微弱的“定义惯性”波动,需关注其长期影响。
· 区域B(初源常驻空域): 存在持续的、高维规则交互痕迹(初源的扫描与研究行为),虽已规范,但仍对局部规则背景造成轻微负载。
· 区域C(鸭子所在隔离观察室/病房): 存在低强度、不可预测的混沌规则泄露(鸭子),虽暂无威胁,但增加了环境规则维护的复杂度。
· 区域D(摩根禁闭区): 规则隔离措施完整,但检测到目标内部存在高频逻辑活动(摩根在思考),需警惕其利用规则漏洞的可能性。
看着这些扫描结果,刘晓乐对当前局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接下来,就是撰写报告和添加注释了。
报告还好说,就是把扫描结果、之前处理的事件以及风险评估总结一下。难的是“规则注释”。
他需要选择至少一处异常点,用“规则注释编辑器”为其添加说明。这编辑器要求注释内容必须基于对规则本质的理解,不能胡编乱造。
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 区域C——鸭子。
他调动起之前对混沌、熵增以及 玄牝之门 的理解,结合扫描到的鸭子规则特性,开始在编辑器中书写注释:
【目标:ENT-001(混沌聚合体/鸭子)】
【规则注释:】
【本质:高位阶‘熵增’规则在特定条件下的具象化产物,可视为宇宙热寂倾向的微观活性表征。其存在本身,是规则‘可能性’的极端体现。】
【成因:源于‘奥丁之眼’对禁忌外神遗产(熵增武装)的错误调用与规则污染,在‘精准清理’协议压力下发生规则坍缩,形成当前稳定(相对)形态。】
【影响:1. 负面:持续低强度规则污染,干扰局部环境稳定性,增加管理成本。2. 正面:其‘混沌’特性可作为规则压力测试工具,有助于暴露系统潜在脆弱点;其当前‘依附’行为或可作为研究‘秩序-混沌’动态平衡的独特样本。】
【潜在价值/风险:价值在于其独一无二的规则特质研究意义;风险在于其不可预测性及可能存在的规则形态逆转(回归高危混沌态)。】
【管理建议:保持观察,有限度利用其特性进行规则研究,严格防范其规则影响力失控。】
写完这段注释,刘晓乐感觉自己对鸭子的理解深刻了不少。系统提示:【注释内容符合规则逻辑,深度:浅,已记录。】
浅就浅吧,毕竟理解有限。他又将目光投向 区域B——初源。这个难度更大。
他斟酌着词句,开始书写:
【目标:DEF-001(高维规则定义者/初源)】
【规则注释:】
【本质:具备极高‘规则定义’权限的未知起源意识体,其存在方式介于‘秩序侧’与‘混沌侧’之间,行为逻辑以‘认知’与‘优化’为核心驱动。】
【成因:未知。(推测与宇宙早期规则形成或某些超越当前认知的维度干预有关)】
【影响:1. 负面:其‘定义’行为曾引发多次规则紊乱,存在引发逻辑悖论的系统性风险。2. 正面:具备强大的规则重构与问题解决能力,其‘观察’与‘研究’行为本身可推动对宇宙深层规则的理解。】
【潜在价值/风险:价值无可估量,是理解高维规则运作的钥匙;风险极高,其力量若失控或导向错误方向,后果不堪设想。】
【管理建议:建立规范化交互渠道,引导其力量用于规则维护与知识探索,而非无约束的定义行为。需持续监控其逻辑状态,防范其再次陷入‘递归’或‘模仿’等非理性循环。】
【注释内容符合规则逻辑,深度:中,已记录。】
能拿到“中”的评价,刘晓乐已经相当满意了。毕竟初源这玩意儿太复杂。
完成了注释部分,他又花了些时间,将扫描数据、事件记录和自己的分析整合成一份条理清晰的《金王辖区规则稳定性初步评估报告》,重点强调了当前管理策略的有效性以及潜在风险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