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在自己被子上打呼噜(如果那混沌的“咕噜”声能算打呼噜的话),初源在窗外疯狂刷绩效指标,摩根在“规则禁闭室”里怀疑人生,而自己脑子里还有个三天后可能过期的“临时工权限”倒计时……
刘晓乐躺在病床上,望着天花板,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场被塞满了各种离奇设定的、程序错乱的虚拟现实游戏。而他现在,不仅是个玩家,似乎还莫名其妙拿到了一部分后台管理员的权限,虽然这权限简陋得像是个实习生账号。
“玄牝之门……”他无声地咀嚼着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词汇。之前惊鸿一瞥的感受,以及那声叹息中蕴含的信息,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灵魂深处。那不是一扇物理意义上的门,更像是一种……状态,一种机制。
是“无”中生“有”的临界点,是维系这个宇宙不至于彻底滑向热寂深渊的、永恒运作的“负熵泵”。
孙老之前带来的、基地数据库里所有关于“玄牝”、“谷神”、“天地根”的古籍记载和现代物理学的前沿猜想(尤其是关于宇宙常数起源、量子真空涨落、暗能量本质的论文),此刻在他脑海中与自身的体验激烈碰撞。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它持续存在,作用永不枯竭。这像不像宇宙学常数?那个驱动宇宙加速膨胀、却又无法用现有粒子物理解释的神秘能量?
“谷神不死”
——山谷(虚无)的神妙作用永不消逝。这是否指向量子真空?那片看似空无、实则蕴含着巨大能量和不断衍生又湮灭的虚粒子对的“时空基盘”?
但刘晓乐觉得,这些比喻可能都只触及了皮毛。玄牝之门,可能比量子真空、暗能量更加本源。
它或许是……“信息”转化为“现实”的最终仲裁界面,是 “可能性”坍缩为“确定性”的终极规则熔炉。
他想起了初源那强大的“规则定义”能力。初源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改局部区域的“规则代码”,就像程序员修改程序。
但初源的行为,依然是在这个宇宙的“运行环境”和“语法规则”下进行的。而 玄牝之门,很可能就是这个 “运行环境”和“语法规则”本身得以存在和维持的源头!是操作系统核心中的核心!
初源想成为“第一因”,但它可能没意识到,它自身的存在和能力,或许都依赖于这个更深层的 “玄牝机制” 在背后默默地“供电”和“维持秩序”。
那么,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是物质的?但量子力学和初源的能力都表明,观测和意识能影响现实。
是信息的?如同一些科学家猜想,宇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
还是……某种更不可思议的东西?
刘晓乐回忆起自己通过土珠感知到的“宇宙弦网”。万物皆振动,皆是不同频率、不同模式的“弦”的交响乐。
但这“弦”本身是什么?支撑它们振动的能量和信息来自何方?
答案似乎都指向了那个“绵绵若存”的玄牝之门。
他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再次去“感知”那个源头,不是像之前那样被动地接收印迹或被初源强行“并网”,而是主动地、有意识地,去“理解”它的一丝一毫的运行机制。
这个念头一起,他脑海中的那个“状态监控悬浮窗”立刻有了反应。
【检测到协管员高阶认知活动:尝试理解底层规则架构。】
【警告:此行为涉及高维信息流,对当前协管员意识负荷极大,存在过载风险。】
【是否启动‘只读模式’下的‘规则观测辅助’功能?此功能将极大稀释信息流强度,仅提供概念性框架和模糊指向。】
【是/ 否 (推荐选择‘是’)】
还有这种功能?!刘晓乐精神一振,这破系统总算有点用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是】。
瞬间,他感觉自己的意识被一股柔和的力量牵引着,向上“拉升”,仿佛灵魂出窍,但又并非完全脱离**
他依旧能感觉到病床的柔软,能听到鸭子细微的咕噜声,但他的“感知”却被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维度。
他再次“看”到了那浩瀚的、由无数振动着的“弦”构成的宇宙网络。但这一次,在“规则观测辅助”功能的过滤下,那些具体而微的振动细节被模糊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整个弦网宏观的 “流动趋势” 和 “能量梯度”。
他“看”到,在宇宙的绝大多数区域,弦网的振动总体趋势是向着更加混乱、更加无序的方向发展——这是熵增定律在规则层面的直观体现,万物终将归于热寂。
但是!在无数看似随机的混沌之中,存在着一些极其微小、却无比关键的 “节点” 或 “涡旋”!
在这些“节点”处,弦网的振动非但没有变得更加混乱,反而呈现出一种奇异的 “自组织” 和 “结构化” 趋势!新的、更复杂的振动模式会在这里自发地产生和稳定下来,就像在湍急的河流中,偶然形成的、能够暂时维持形态的漩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