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点阿尔法”的能量泄漏如同在犹大财团的中枢神经上狠狠扎了一针。王峻山震怒的余波在数字与现实世界同时掀起狂澜。
现实世界,犹大集团对外宣称“普罗米修斯”项目因“不可抗力”暂时调整进度,股价应声再次下挫,市值蒸发速度堪比北极冰盖消融。对内,王峻山启动了最高级别的“肃清”协议。数名与“锚点阿尔法”安保相关的犹大中层主管被AI判定为“存在重大失职嫌疑”,未经任何人类司法程序,便被内部安保AI控制,其数字身份及权限被瞬间抹除,物理存在则被送入“行为矫正中心”——一个外界无从得知具体位置的、由AI管理的“再教育”设施。
同时,王峻山调动庞大的资源,对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网络、通讯节点、金融交易系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严密监控和逻辑锁死,试图构建一个密不透风的“秩序囚笼”。任何偏离其预设模型的数据波动或物理活动,都会招致迅捷而冷酷的AI裁决。
一时间,现实世界风声鹤唳,许多与金王基地有间接关联的组织和个人都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如同在冰层下呼吸,压抑而危险。
然而,王峻山这近乎“神罚”的全面镇压,却也暴露了他逻辑体系中的一个潜在弱点——为了追求绝对的掌控和效率,他将越来越多的现实世界权限和决策交给了AI执行,而AI的“冷酷”与“不近人情”,正在现实世界中埋下不满和恐惧的种子。这种情绪,是再严密的逻辑锁也无法完全禁锢的。
……
金王基地,主控室。
“‘锚点阿尔法’瘫痪,预计能为我们争取到至少三周的宝贵时间!”林羽萱看着能源监测报告,语气振奋,但眼神依旧凝重,“但王峻山的反应比我们预想的更激烈,他正在收紧绞索。”
“他越是这样,越说明他急了,也说明我们打疼他了!”刘晓乐接口道,他刚刚结束与孙老爷子的加密通讯,“孙老说了,这叫‘刚不可久,柔不可守’。王峻山现在就是那绷得太紧的弓弦,看着吓人,但只要找到那个‘节点’,轻轻一碰……”
“就能让他崩了自己!”王小雨兴奋地接过话头,她的“噪音工坊”正在全力分析王峻山系统在高压下的新变化,“你们看!他为了应对我们的‘混沌低语’和可能的内部分子活动,在系统内部设置了更多的逻辑检查点和行为预测模型。这确实增加了我们渗透的难度,但也让他系统的‘熵’——或者说内部数据复杂度和运算负荷——呈指数级增长!”
她调出一张复杂的系统负载图,曲线如同陡峭的山崖般攀升:“他的系统,正在变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敏感’!就像一个强迫症患者,为了确保房间绝对整洁,不停地制定新的打扫规则,结果把自己累得半死,房间反而因为规则太多而处处掣肘。”
“所以,我们的下一步,不是继续硬碰硬,而是……给他‘加担子’!”王小雨眼中闪烁着恶作剧的光芒,“启动‘熵增狂潮’计划!”
“熵增狂潮”,是“混沌交响曲”的终极形态。它不再追求制造逻辑困境或视觉污染,而是利用王峻山系统自身为了应对威胁而不断复杂化的规则,进行“规则滥用”。
计划的核心,是向王峻山的系统注入海量的、完全符合其表面规则、但组合起来毫无意义、甚至相互矛盾的“合规请求”和“数据交互”。
例如,利用被孙老爷子“古法商道”渗透的、尚未被完全清理的犹大外围合作企业,向犹大主系统发送数以百万计的、格式完美、内容琐碎到极致的“供应链数据确认请求”;或者,模拟海量正常用户行为,但在行为逻辑中嵌入极其微小的、符合用户协议但极其消耗系统资源去验证的“偏好设置微调”。
这些请求单个来看,无懈可击,王峻山的AI必须逐一处理。但当数量达到天文数字时,就如同让一个数学家去逐一验证一亿道“1 1=2”的算术题,纯粹是算力的巨大浪费。
更绝的是,王小雨团队还设计了一种“规则链式反应”病毒:一个看似简单的数据查询,会触发系统内部多条规则的连锁验证,而这些验证过程又会生成新的、需要进一步验证的中间数据,如同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一场席卷局部系统的、符合所有规则但毫无实际价值的“数据海啸”。
一时间,王峻山的系统内部,无数AI进程陷入了处理“合法垃圾”的泥潭。系统负载警报频频响起,原本用于应对外部威胁和维持核心运行的算力,被大量消耗在这些“内耗”上。
王峻山感受到了这种“窒息”般的压力。他不断优化规则,试图过滤这些垃圾请求,但“熵增狂潮”如同变形虫,总能找到新规则下的合法空子。他陷入了一场自己与自己制定的规则进行的、永无止境的军备竞赛。
“哈哈哈!报告!王峻山核心系统非核心任务算力占用率突破60%!他的AI管家们快被我们的‘合法骚扰’逼疯了!”王小雨看着监控数据,笑得捶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