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夫导师的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逸心中漾开圈圈涟漪。崇敬声望、**师推荐、高难度研究任务——这三座大山横亘在他与“真言水晶”之间。但他并未感到气馁,反而有种踏实感。明确的目标,总比漫无目的的摸索来得强。
他没有急于求成地立刻去寻找那些遥不可及的高难度任务,而是采取了最基础也最扎实的策略——沉浸与积累。
接下来的日子,林逸成了律法研究室的常客。他不再仅仅局限于与“缚魂秘契”或异常契约相关的区域,而是将阅读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律法体系的根基。
《魔法契约构成学基础》让他理解了主流契约的能量框架和约束逻辑。
《洛伦城法典(简编)》使他熟悉了这座城市的明面规则。
《古代律令符文演变史》提供了追溯力量源头的历史视角。
《逻辑悖论在规则魔法中的体现及规避》这种近乎哲学思辨的着作,则锻炼了他对规则本身的理解和思辨能力。
他就像一个最贪婪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与“规则”、“律法”、“契约”、“定义”相关的知识。【洞察之眼】让他的阅读和理解效率远超常人,而【裁决者】的职业本质,又让他对这些知识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与深刻感悟。
除了阅读,他也开始主动接取律法研究室发布的一些基础研究任务。这些任务通常繁琐而枯燥,报酬也不高,但胜在稳定提升声望,并且能接触到实际案例。
例如,“分析近期商业区十份标准魔法贸易契约,排查是否存在隐藏条款或逻辑漏洞” 。这类任务需要逐字逐句地审阅契约条文,并用魔力感知其能量结构是否与条文描述一致。对普通法师而言是苦差事,但对拥有【洞察之眼】的林逸来说,却能事半功倍,甚至能从中发现一些标准模板之外的有趣“变种”。
再比如,“协助鉴定三件从古代遗迹中发现的、带有约束性力量的未知物品” 。这需要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符文辨识和能量感知。林逸凭借着扎实的阅读积累和【裁决者】对规则力量的敏锐,总能给出比标准答案更深入的分析报告,甚至指出一些物品上被忽略的细节。
他的高效和精准,渐渐引起了律法研究室一些底层助理研究员的注意。他们开始愿意将一些更复杂、但仍在基础范畴的任务交给他。林逸来者不拒,一丝不苟地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洛伦城魔法社会的运转规则,对契约力量的本质,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这些知识看似与直接提升战力无关,却潜移默化地增强着他作为【裁决者】的底蕴。他甚至感觉,自己对【律令值】的操控更加精细,【律令·盾】的凝聚速度也快了一丝。
偶尔,他也会在研究室遇到马尔科夫导师。老者总是行色匆匆,或抱着一摞厚厚的卷轴,或对着某个“知识龛”陷入沉思。有时,他会停下脚步,看着正在埋头苦读或奋笔疾书的林逸,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但从未再主动交谈。
林逸也并不打扰,他知道,在这知识的殿堂,表现出的价值远比言语的讨好更有分量。
这天,林逸刚刚完成一个关于“辨析三种不同妖精族祝福契约能量差异”的任务,将报告提交给任务台的助理研究员。正准备去查阅一些关于“灵魂绑定契约解除案例”的典籍时,那位助理研究员却叫住了他。
“零先生,请稍等。”
林逸停下脚步。
助理研究员推了推眼镜,脸上带着一丝客气而疏离的笑容:“马尔科夫导师吩咐,如果您有空,请去一下他的私人阅览室。”
林逸心中一动,面色平静地点了点头:“好的,请问阅览室在哪里?”
在助理研究员的指引下,林逸穿过大厅一侧不起眼的走廊,来到一扇铭刻着简单隔音符文的本门前。他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马尔科夫导师那沙哑的声音传来。
林逸推门而入。房间不大,四面都是顶到天花板的书架,堆满了书籍和卷轴,空气中弥漫着和陈年纸张与某种提神香料混合的味道。马尔科夫正坐在一张堆满杂物的大书桌后,手里拿着一块散发着微弱魔法灵光的碎片仔细端详。
“导师,您找我?”林逸恭敬地问道。
马尔科夫放下手中的碎片,抬起头,目光落在林逸身上,比起上次在大厅里,少了几分审视,多了些平和。
“坐。”他指了指书桌对面一张堆着几本书的椅子。
林逸依言坐下,静待下文。
“这段时间,你做得不错。”马尔科夫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得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基础很扎实,态度也认真。比那些只会空谈理论、眼高手低的年轻法师强多了。”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林逸回答。
马尔科夫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从书桌一堆卷轴里抽出一张,推到林逸面前。
“看看这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