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的培训室是间朝南的老屋子,浅棕色地板的木纹里还嵌着点经年的浅灰,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 “吱呀” 声 —— 像在跟人打招呼。靠墙的全身镜擦得透亮,边框有些掉漆,镜边贴满了彩色胶带:红色的 “站姿基准线” 画得笔直,蓝色的 “步态落脚点” 隔 30 厘米一个小圆圈,最下面还贴着张泛黄的便签,是形体老师李姐的字迹:“别踩线外,踩一次罚站 5 分钟 —— 上次那个新人踩了 3 次,站到腿抖”。
上午 9 点的阳光斜斜挤过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出长条形光斑,里面飘着细小的灰尘。礼仪老师王姐已经坐在靠窗的木桌前,蓝布衫的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那只磨得发亮的银镯子 —— 镯子内侧刻着 “分寸” 二字,据说是她外婆传的。桌上摆着本翻得页角起毛的《古装礼仪规范》,封面上用钢笔写着 “新手入门:先静后动”,旁边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人,举着双手像在练礼。
“成彦来啦?快坐,凳子我刚擦过。” 王姐抬头时,银镯子在腕间转了圈,发出细碎的 “叮” 声,“咱们今天从‘静态礼仪’开始,先教你‘拱手礼’—— 行业冷知识:古装里的拱手礼不是瞎举的,得看身份。苏锦是家道中落的小姐,不是皇宫里的贵人,所以要练‘齐胸式’,双手叠在胸口,别抬到额前,那样太张扬;也别压到肚子,显局促过了头。”
成彦在木质训练凳上坐下,凳子面被磨得光滑,带着点阳光的温度。她跟着王姐抬起双手,刚把右手覆在左手上,王姐就伸手过来,指尖轻轻捏了捏她的指缝:“指根别攥这么紧,松一点,像握了团棉花 —— 苏锦没习武前,天天拿绣针,手是软的,攥太紧要露怯,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姑娘不对劲’。” 她手腕轻轻一松,指缝间漏进点风,王姐的银镯子蹭过她的手背,凉丝丝的:“对,就是这个劲!你比上次那个新人聪明多了,她总把‘收敛’演成‘僵木头’,我捏她的手,硬得像块石头,你一调就懂,有灵气。”
小夏蹲在旁边的蒲团上,怀里抱着个印着樱桃图案的保温杯,膝头摊着本卡通笔记本,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划:“彦姐,王姐说的‘齐胸拱手’,我记下来了,还画了个小图 —— 你看,双手要这样叠,别反了!” 她把笔记本递过来,上面画着个火柴人,双手举在胸口,旁边标着 “别超胸线!”,字写得太急,最后一笔还画出了格,“完了完了,我刚才把‘齐胸’写成‘齐腰’了,还好你没看差 —— 我这脑子,比彦姐练礼仪的手还笨!”
成彦接过笔记本,笑着帮她改过来:“没事,等下我练的时候,你再对着看。” 她刚把本子递回去,王姐就拿起银镯子放在她手边:“来,拿着这个练,镯子不轻不重,能帮你找‘手的沉劲’—— 苏锦递东西给人时,手腕要稍微往下压一点,显谦卑,但别压太多,落难小姐的架子不能全丢,这就是‘分寸’。”
礼仪课练到 10 点半,成彦的手腕已经有点发酸,指尖捏着银镯子,冰凉的触感能让她稍微提神。王姐让她练 “坐姿”,她刚在凳子上坐下,膝盖就忍不住并得太紧,王姐走过来,用手轻轻掰了掰她的膝盖:“别并这么拢,像绑了绳子似的,苏锦是小姐,不是丫鬟,坐姿要‘半坐式’,膝盖微屈,脚踩在凳子腿两侧,显拘谨但不局促。你试试,想象凳子上有块热石头,不敢全坐下去 —— 对,就是这个感觉!”
小夏在旁边举着手机拍视频,忽然 “呀” 了一声:“彦姐,你刚才捏袖口的动作好绝!指尖轻轻勾着布料,不是攥死,像怕把衣服扯坏似的 —— 这就是苏锦的‘小心’吧?我要是导演,肯定一眼就记住这个细节!” 她把视频回放给成彦看,屏幕里的人穿着简单的训练服,却因为那个勾袖口的小动作,隐约有了点 “落难小姐” 的影子。
王姐凑过来看了眼,笑着点头:“这是她自己悟到的,比我教的还贴角色。很多新人练坐姿,要么手放腿上一动不动,要么到处乱摸,只有她知道‘手要找个落点’—— 你看她勾袖口的力度,轻得像碰蝴蝶翅膀,这就是苏锦的‘藏’,怕被人看出自己的不安。” 她翻到《古装礼仪规范》的第 15 页,上面用红笔写着 “角色礼仪 = 身份 心境”,旁边还画了个哭脸:“上次有个新人演小姐,坐姿翘着二郎腿,我说她,她还说‘现代小姐都这样’,真是气死我 —— 你记住,古装戏的‘礼’,是装在角色心里的,不是装在衣服上的。”
下午 1 点半,形体课准时开始。李姐穿着黑色练功服,头发扎成个高马尾,发尾有点毛躁,手里拿着根磨得光滑的教鞭,一进门就拍了拍手:“都精神点!上午练礼仪是‘静’,下午练步态是‘动’,别把上午的劲卸了 —— 行业冷知识:落难小姐的步态,跟大家闺秀不一样,得‘步幅小、脚跟先落、步频慢 1/3’。步幅小是怕引人注目,脚跟先落是显心事重,步频慢是因为心里装着事,走不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