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会议室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留投影仪的光在白墙上投出方方正正的亮。成彦坐在靠后的位置,手里攥着个粗陶杯 —— 是敦煌民宿老板送的,杯壁上刻着浅淡的飞天纹,里面盛着温凉的白开水,指尖碰着杯沿,能摸到手工捏制的粗糙纹路。
“再检查一遍音画同步!” 剪辑师小李的声音带着点紧张,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悬着,指节泛白,面前的显示器上还贴着张便签,写着 “预告片黄金 30 秒:抓眼神、留悬念”。这是他熬了三个通宵剪出来的第三版《守望者》剧情预告,前两版都被陆岩打了回去,理由是 “没把苏清的‘韧’剪出来”。
小夏坐在成彦旁边,平板壳贴满了《守望者》的片场贴纸 —— 有刘师傅做的迷你证据袋,有老周画的简笔油条,最显眼的是张成彦穿着警服的抓牌,嘴角沾着点戏里的 “血妆”。她把平板架在膝盖上,手指反复刷新着星耀官微的页面,屏幕亮度调到最高,生怕错过发布的第一秒。
“好了,开始吧。” 陆岩坐在最前面,手里拿着支黑色水笔 —— 就是上次拒绝林枫收购时攥得指节发白的那支,此刻笔帽没拔,笔尖悬在笔记本上方,随时准备记点什么。
投影仪的光突然暗了暗,白墙上跳出《守望者》的片名,字体是深灰色的,像被雨水打湿的水泥墙。接着,背景音响起 —— 是顾怀安《瞬间即永恒》的片段,筚篥的清冽混着钢琴的低吟,刚响两秒,画面切到雨夜的街头,苏清(成彦 饰)穿着警服,蹲在警戒线旁,指尖捏着个透明证据袋,雨水顺着她的帽檐往下滴,在证据袋上砸出细小的水花。
成彦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她想起拍这场戏的那天,是深秋的凌晨三点,人工降雨机往她身上浇了整整 12 桶冷水,警服里面贴满了暖宝宝,却还是冻得牙齿打颤。导演喊 “停” 的时候,她的手指已经僵得捏不住证据袋,可镜头里的苏清,眼神却亮得像能穿透雨幕 —— 那是她反复琢磨的 “专业感”,哪怕冻得发抖,也不能让苏清的眼神冷下来。
“我去!这眼神!” 小夏的声音突然冒出来,吓得旁边的小张一哆嗦。她的手指在平板屏幕上戳了戳,“你看苏清捏证据袋的姿势,指尖都在用力,跟真警察似的!上次我去探班,看到成彦姐对着镜子练了 20 遍握袋的动作,说‘不能捏皱边缘,不然不像专业的’!”
成彦没说话,眼睛盯着白墙。预告里的镜头切换得很快:苏清在审讯室里跟嫌疑人对峙,眉头微蹙,嘴角抿成一条直线;苏清在档案室里翻旧案卷宗,手指在泛黄的纸页上划过,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最后一个镜头,是苏清站在夕阳下,警服的肩章被染成金色,她抬手敬礼,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锐利,多了点温柔的坚定 —— 这个镜头,是成彦主动跟导演提的,她说 “苏清不光是警察,也是个有温度的人”。
整个预告片时长 2 分 58 秒,成彦的镜头加起来只有 47 秒,比男配角还少 10 秒。可每个镜头都像钉在白墙上,让人挪不开眼。
“停!” 陆岩突然喊了一声,投影仪的光恢复明亮。他低头看了眼笔记本,上面只写了三个字:“够劲儿”。接着,他抬起头,看向成彦,眼神里的笑意藏都藏不住:“知道为什么给你剪这么多‘细节镜头’吗?行业里有个冷知识 —— 电影预告片不是镜头越多越好,而是要‘少而精’,尤其对新人主角来说,与其堆大场面,不如靠细节抓观众。你看你握证据袋的指尖、翻案卷的手势、敬礼时的肩线,这些小细节比‘哭戏嘶吼’更能体现演技,也更能让观众记住苏清这个角色。”
小李也松了口气,往后靠在椅背上,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我之前选了 17 个备选镜头,最后留了这 6 个,就是觉得每个镜头里的‘戏感’都够。比如审讯室那场,成彦姐的睫毛在灯光下抖了一下 —— 不是故意演的,是真的入戏了,我没舍得剪,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发布!现在就发!” 陆岩把笔往笔记本上一扔,声音里带着点激动。小夏立刻点下 “发送” 键,平板屏幕上跳出星耀官微的推文:【《守望者》剧情预告首发!雨夜寻踪,初心不改,敬请期待!】
发布后的 5 分钟,会议室里没人说话,只有小夏的平板提示音此起彼伏。
“5 分钟了!播放量破 100 万!” 小夏的声音越来越高,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评论区炸了!‘成彦眼神杀’已经被刷了 2 万条!还有路人说‘本来没兴趣,看了预告想蹲首映’!”
成彦掏出手机,点开自己的微博。首页已经被 “成彦演技” 的话题刷屏,点进去第一条,是个影视博主发的动图 —— 就是苏清雨夜捏证据袋的那个镜头,配文:“47 秒镜头,每个细节都在说‘我是警察苏清’,成彦的演技不是‘演’,是‘活’了。” 下面的评论已经破万,有粉丝晒出成彦练敬礼的路透图,说 “姐为了这个敬礼,跟着退休警察练了一周,连手臂的角度都要卡到 15 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