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关乎曲河县生死存亡的战役中,尽管在高司正和陈宇的反复推演算计下,通过各方借势,修士和凡人同心用力下,最终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付出的代价却是极其沉重的。
特别是那些从各个村庄征召而来的弓箭手和青壮,他们原本只是普通的凡人,却被卷入了这场本应是修士与妖之间的殊死搏斗。
尽管曲河县的镇妖司实力强大、人数众多,甚至有些超模,尽管曲河县的散修数量甚至能多于一些小城,但面对汹涌而来的妖军,也仍然需要凡人来填线,需要凡人输送武器弹药,需要凡人将受伤的士兵后送。
一旦卷入了战场,那就生死难料,这场惨烈的战斗导致弓箭手和青壮们出现的巨大伤亡。
虽不能说是家家户户披麻戴孝,但十里八乡到处都能听到痛哭声。
那些牺牲的河东人,大多数都有祖坟可以让他们体面地下葬。然而,对于那些原本就寄人篱下的河西人来说,情况却截然不同。
在战斗中不幸身亡的河西人,孤儿寡母在亲人离世后,竟然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来安葬他们的亲人,那茫然无措的模样让人看了无不心寒鼻酸。
于是,河西村的老人们在典官郝强的带领下,纷纷跪倒在张绍的面前痛哭流涕,向他诉说着河西人的委屈。
陈宇听闻此事后,稍一走访亲眼所见下确实不假,心中百感交集,立即赶往县衙,正巧碰上了准备出门求人的张绍。
陈宇说出了他的主意:“不妨选一地势高爽,视野开阔之地,作为无处安葬的英烈的长眠之地,可称烈士陵园。”
张绍觉得主意不错,但两手向陈宇一摊,还是回到最直接的问题:“地从何来?”
“清义盟的甲字号矿场正合适。”
清义盟的甲字号矿场位于太平山的最外围,这里的矿场经过多年的开采,已经呈现出层层叠叠的状态,就如同前世公墓的格局一般。如果稍加改造,这里完全可以被用作公墓使用。
不仅如此,矿场内的石材、工具等一应俱全,甚至连人手都有现成的。
毕竟,这三个矿场可是扣押了数千名矿工,这些惊魂未定的矿工们,只要能给他们吃饱饭,让他们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陈宇将甲字号矿场的情况详细地向张绍说明之后,张绍的眼前顿时一亮。
然而,他心中的担忧也随之而来,一是镇妖司的态度,二是太平山上的山君是否允许。
“镇妖司那边,我带你去谈,我想高司正不会不答应的。”陈宇对这点很有把握。
“而玉角君那边,我也会去和他沟通,想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张绍见陈宇如此胸有成竹,心中的顾虑顿去,当机立断,拉起陈宇便朝着镇妖司走去。
镇妖司的守门司员远远地就看见陈宇和知县联袂而来,他不敢怠慢,连忙迎上前去,将两人请进了镇妖司。
幸运的是,高司正此时正在书房里处理公务,并没有外出,司员便引着陈宇和张绍来到了高司正的书房内。
高司正此时正忙着签字,见到陈宇和张绍,签完字后起身相迎:“二位临门,有失远迎啊!”
寒暄了几句后,陈宇便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来意。
高司正听完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应允道:“镇妖司全力支持,张知县放心便是。”
得到高司正的明确答复之后,又有人来找他签字。陈宇见状便拉着张绍到客厅中坐下喝茶,这让张绍有些不解。
不过他心中也明白,陈宇这样做肯定有他的缘由,于是便定下心来,亲自为陈宇斟了一杯茶。
这几日,镇妖司的公务积压如山,尤其是大战过后,需要补办的程序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各房的文书司员们络绎不绝地前来找高司正签字。
就在陈宇和张绍在客厅里喝茶的时候,又有几拨人前来,高司正只是匆匆看了一眼陈宇和张绍,心中已然明了,然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处理公务中去了。
待高司正终于落下最后一笔,他长出一口气,亲自送一名司员出门后,关上书房的房门,回到客厅。
“实在是失礼了,公务太多,让二位久等了!”高司正满脸歉意地对陈宇和张绍说道。
陈宇调侃道:“这些事就应该交给谢云去办,你这样霸着位子,阻人进步,会招人恨得!”
高司正与陈宇相处久了,自然知道他的毒嘴,当即为自己鸣不平:“我签了字,就是平了账,就担下了所有责任!我这哪是阻人进步,我是扶了他们一程,为他们保驾!否则州里、省里看到了账本,能给他们好脸色?”
说完高司正甩出一隔绝阵,阵法展开立即隔绝内外。
“说吧,二位在此久候,必有要事!”
陈宇严肃道:“司正当面,张绍也在此,战,打胜了,可这就结束了吗?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将要到来的谈判中,为曲河县留下一份由数十万人性命换来的关乎子孙后代应有之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