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娘子站在大灶前,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菜,动作干净利落。
张绍和白明三则是从蒸锅中小心地取出已经做好的菜肴,将它们端到餐厅的餐桌上。
餐厅里,炭炉里蜂窝煤的火正旺,烧着一壶开水,使得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温暖而湿润的气息。
陈宇卧在餐桌旁,被小晚不停地埋怨着。
小晚一边不停地摇晃着陈宇的颈脖,一边讲述对他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自己的不满。
陈宇像往常一样享受着小晚的摇晃,心里却有些心虚。
毕竟,他确实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见小晚了,这段时间他一直忙于修炼,几乎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情。
其他人看着小晚“制裁”陈宇的样子,都没有阻止,反而相视一笑,等到所有的菜都上齐,碗筷也摆放整齐之后,李娘子终于开口制止了小晚。
张绍一家四口围坐在餐桌旁,陈宇和白明也一同落座。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家常菜,香气扑鼻。
张驰归被安排坐在童椅上,他面前的小碗里,是李娘子为他精心搭配好了晚餐。然而,当他看到满桌丰盛的美食时,那诱人的香味让他馋得口水直流,忍不住在一旁焦急地嚷嚷着要爹娘和姐姐给他吃的。
小晚心细,见到弟弟焦急的模样,微笑着夹起几块大小适中的肉块放进他的碗里,成功地堵住了弟弟那张小嘴。
在张家的时候,小晚就经常会偷偷地给陈宇带一些好吃的。如今到了这里,她自然而然地承担起照顾尺玉的责任,它也有自己饭碗的。
小晚就这样先给陈宇夹菜,接着给弟弟夹了一块肉,然后又给尺玉夹了一条鱼,保证公平公正。
在这个家宴上,小晚无疑是最为忙碌的,但同时也是最快乐的人。
餐厅里有人和妖皆是异乡异客,房间里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然而,陈宇却在这欢乐中,敏锐地捕捉到了那隐藏在笑声背后,这悄然流淌的情感涌动,是道不尽的乡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陈宇不禁也想起了自己的前世,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
他也想起了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时光。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魂穿时空,来到了这个奇异世界,时间线是否能够对接得上,他根本无从知晓。
面对这样的现实,陈宇确实不敢去想太多。
权当是留个念想。
元日,岂是一家的元日,是千家万户的元日。
司员丁旭的家中,他的父母和小弟坐在餐桌旁,目光齐齐地落在正狼吞虎咽的丁旭身上。
丁旭的父亲满脸心疼地看着儿子,心中不禁感叹,自从丁旭当上了司员,就再也没有在节日吃过一顿安稳的饭。他轻声说道:“老大,吃慢些,吃慢些,别噎着了。”
镇妖司中有许多本地人,新来的司务古景宁非常通情达理,特别准许本地的司员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回家,与家人共享团圆饭。而他自己则选择留在城墙上,陪着那些外地的司员,简单地对付几口。
丁旭风卷残云般地将最后一口饭扒拉进嘴里,然后迅速放下碗筷,站起身来。他对亲人说道:“爹娘,小弟,我吃好了,我这就去值夜了,还有其他兄弟在等着我去换班呢!”
他的父母并没有阻拦他,也没有过多地劝说,去年的元日也是如此,他们应该习惯了。
丁旭行色匆匆地赶路,他脚步飞快,与升道坊擦身而过时,只觉得这升道坊里的人家似乎比其他坊的都要亮丽一些。
升道坊阿文一家正度过近十年来难得的好节日。
去年上半年青黄不接,他父亲找不到活干,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极为艰难。阿文甚至一度想要加入帮派,以此来混口饭吃。好在母亲和姐姐拼命阻拦,才让他没有走上那条不归路。
直到下半年,一切突然好转起来。
阿文和母亲、姐姐一起编织麻袋,不仅有衙门管饭,还能拿到实实在在的铜钱。甚至连父亲去河堤防汛,也第一次领到工钱。
尽管阿文年纪不大,但他也察觉到了这种变化,整个曲河县似乎被注入了活力。
或许是那位吉仙带来的吉祥好运!
到了年底,升道帮这个在本坊崛起名声极好的帮派,开始在坊里招聘壮劳力去外县做蜂窝煤。阿文的父亲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这一去就是好几个月。与此同时,阿文自己也找到了一份驾车运输的工作,但总算能为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这一年的年末,阿文的爹爹带回了家里从未有过的银钱。这些银钱不仅还清了前几年的欠债,添置几套新衣器具后,还有余钱。
阿文站起身来为父亲斟满一杯酒,他是赶过马车,父亲的辛苦他心中已然明白。
阿文父亲满脸笑容心情愉悦地一饮而尽,接着兴致愈发高涨,他看着一双儿女激动说道:“今年咱们的日子总算好过些了。我看,也该请王婆给你们寻一桩靠谱的亲事了。”
阿文听到之后连连憨笑,而他的姐姐却是羞红了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