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之种”在“规则回响之海”的沉浮,已从最初的挣扎求存,演变为一场精密而危险的“信息狩猎”。伊莫瑞的核心意志如同最耐心的渔夫,统御着经过无数次优化迭代的“信息过滤矩阵”,在这片埋葬着宇宙过往与现在的记忆深渊中,小心翼翼地撒网。他们的目标明确:窃取足以照亮前路、也可能焚尽自身的“秘密之火”,并尝试点燃更多散落的星火。
深度潜伏与精准捕捞
“信息过滤矩阵”已不再是简单的共鸣场,而是进化成了一个拥有复杂“感知器官”和“消化系统”的精密网络。逻辑编织者将其理性算力发挥到极致,不仅能够根据目标特征(如“扫荡者”的秩序波纹、“残响同盟”的灵能频率)进行精准调谐,更能从海量回响的背景噪音中,分离出极其微弱的、带有特定“情感色彩”(如焦虑、决绝、隐秘行动)的信息碎片,从而拼凑出更接近真相的图景。
林海长老们的灵能网络则成为了矩阵的“情感共鸣器”与“意识防火墙”。她们不仅能过滤掉信息中蕴含的、足以侵蚀心智的负面情绪残渣,更能通过深度的灵能共鸣,从一些强情绪驱动的回响碎片中,“读取”到逻辑层面无法记录的、更微妙的“意图”和“氛围”。例如,从一道“扫荡者”低级单位的例行巡逻回响中,她们能“听”出执行者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程序化”的冷漠,暗示着“协议”力量虽强大,却可能存在着底层执行单元的“磨损”或“士气”问题。
凯尔的角色愈发关键。他放弃了对线性时空的感知,全身心沉浸于信息流本身的“形态学”与“动力学”之中。他能“看”到信息回响的“年龄层”——越是“新鲜”的回响,其信息结构越清晰,携带的“上层”宇宙实时情报价值越高,但也越容易被“协议”的监控网络追踪。他还能预感信息流中潜在的“漩涡”和“暗礁”——那些由强大存在故意布设的、伪装成有价值信息的“逻辑陷阱”回响,一旦接触,就可能暴露自身位置甚至被反向注入病毒。
在伊莫瑞的统筹下,他们如同一台潜入深海的光学潜航器,悄无声息地移动,调整着矩阵的“焦距”和“光谱”,捕捉着来自不同层面、不同来源的信息流光。
窥见“协议”的裂痕与焦灼
深度潜伏带来了惊人发现。他们捕获到的“扫荡者”回响,开始触及更核心的层面。
一道来自某区域“扫荡者”舰队指挥节点的加密回响被成功破译片段:“……‘变量’抵抗组织‘星尘遗民’残部,在‘破碎星环’区域利用未记录的规则奇点实施游击战术……战术数据库匹配失败……申请调用‘高阶逻辑预测模块’权限……资源消耗超出预算百分之十八……”
“星尘遗民”?这并非“残响同盟”,而是另一个仍在活跃的抵抗组织!而且他们似乎掌握了利用未知规则奇点的新战术,让“扫荡者”的常规战术数据库失效,需要调用更高级别的预测资源,这无疑增加了“协议”的运营成本。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段极其隐秘、似乎来自“扫荡者”内部审计系统的回响残影:“……对‘净除者’单位在‘遗骸星域’边缘与未知高维实体(暂定名‘星骸意志’)冲突后的损失评估……结论:单位逻辑核心出现无法修复的‘悖论污染’……建议:对该单位及受影响集群执行‘深度格式化’……该级别损失为近千周期内最高……”
这段信息揭示了两个关键点:首先,“扫荡者”并非无敌,它们在面对某些未知高维实体(如星骸鲸群般的古老存在)时会遭受重创,甚至出现逻辑核心的“污染”;其次,“协议”对待受损单位的手段极其冷酷——直接“深度格式化”,即彻底销毁,这或许会引发内部潜在的、基于自保本能的不稳定因素。
最具战略价值的,是一段经过多重加密、似乎源自“协议”某核心逻辑枢纽的自我检测警报回响,逻辑编织者耗费巨大心力才解析出只言片语:“……警告:检测到底层秩序框架存在递归性逻辑悖论……溯源指向‘初诞纪元宇宙常数’的不完全收敛……此为本源性漏洞,无法通过常规升级修补……潜在风险:可能被超高阶‘变量’利用,引发秩序框架连锁崩溃……紧急预案‘最终律令’开发进度……滞后……”
本源性的逻辑悖论漏洞!这个消息如同黑暗中的雷霆,照亮了“协议”那看似完美无缺的铠甲下最脆弱的软肋!这不再是战术层面的弱点,而是关乎“协议”存在根基的、先天性的缺陷!虽然利用这个漏洞的条件极其苛刻(需要“超高阶变量”),但这无疑为所有抵抗者指明了一个理论上可能颠覆战局的终极方向。
共鸣:连接散落的火种与沉重的希望
在窥探“协议”的同时,伊莫瑞从未停止尝试与那些新生的、分散的“变量”回响建立联系。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也带来了温暖的慰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