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城的黎明总是带着湿润的雾气。阿雅站在启明塔最高的观星台上,呼出的白气在清冷的空气中凝结成霜。她裹紧了绣有星火纹章的斗篷,目光穿过薄雾,望向东方天际那道逐渐明亮的霞光。三年了,自从编织者被驱逐后,地球的天空重新恢复了纯净的蔚蓝,但阿雅总觉得那道横亘在天际线上的薄雾,像是某种尚未消散的警示。
阿雅队长!小林从螺旋楼梯上快步跑来,肩上的通讯器闪烁着蓝光,地脉监测站发来紧急报告,北纬45度、东经118度的晶化矿脉出现异常波动,能量读数超出正常值三倍!
阿雅的瞳孔微微收缩。那片区域正是当年肃正协议战舰坠毁最密集的地带,也是地脉网络修复过程中最难攻克的难点之一。她迅速从观星台边缘翻下,水晶靴跟在金属台阶上敲出急促的声响:集合最快反应小队,十分钟后出发。
当她们冲出启明塔的瞬间,整座城市仿佛刚刚从沉睡中苏醒。街道上,晶化路灯自动调节着亮度,为早起的居民提供恰到好处的照明;空中,几架由地脉能量驱动的巡逻机无声地掠过,机翼上的光子晶体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远处,新落成的晶能研究所大楼顶部,伊桑留下的量子观测仪正缓缓旋转,捕捉着宇宙深处的微弱信号。
阿雅!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小姑娘转身,看见穿着研究员制服的伊莎贝尔——这位曾是星海号首席科学官的年轻女性,如今已成为星火城最受尊敬的学者之一。她怀里抱着厚厚的数据板,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北区的异常波动...我怀疑与星穹之眼有关!
星穹之眼?阿雅心头一跳。那是林晚在击败编织者后不久,通过最后残留的逆熵之力感知到的第三个宇宙守护遗迹。据林晚当时的描述,它不同于生命织缕的生机与寂静核心的平衡,而是一种更为宏观、更为古老的观测与筛选机制——宇宙自身用来审视文明发展路径的。
伊莎贝尔快步跟上阿雅的步伐:林晚大人留下的预见碎片中提到过,当星火城的能量网络达到临界点时,星穹之眼可能会主动显现。而北区矿脉的能量特征...与她描述的筛选场波动高度吻合!
巡逻车在晶化公路上疾驰。透过防弹玻璃,阿雅看见路旁的晶簇花园里,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盛开的花朵;远处,几只由地脉能量培育的晶化信鸽正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这座城市已经从废墟中重生,但此刻,一种久违的紧迫感攥住了她的心脏。
停车!阿雅突然拍下控制台的紧急制动按钮。巡逻车在距离北区矿脉入口还有两百米的地方猛然刹住,扬起一片细碎的晶粉。阿雅跳下车,逆熵之力不受控制地从掌心溢出,在空气中形成一圈微弱的金色涟漪——她感知到了,那种熟悉又陌生的、超越物质层面的波动。
阿雅队长?小林困惑地看着她。
能量读数不对劲。阿雅指向矿脉深处,那里...有东西在注视我们。
伊莎贝尔的数据板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屏幕上的能量波动曲线疯狂攀升,最终定格在一个从未记录过的数值区间。这不可能...她喃喃自语,按照现有理论,这种能量密度应该会引发维度坍缩...
话音未落,整片矿脉区域突然被一道刺目的白光笼罩。阿雅本能地张开逆熵屏障,将小林和伊莎贝尔护在身后。但预想中的冲击并未到来,白光如同水银般流淌过她们的身体,没有带来任何不适,反而让她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
当光芒散去,眼前的景象让三人同时屏住了呼吸。
矿脉入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悬浮在半空中的、由纯粹光线构成的巨大圆环。圆环内部并非虚空,而是如同镜面般映照出星火城的每一个角落——但那是扭曲的、变形的星火城:建筑如同融化的蜡烛般流淌,街道上的人群化作模糊的光影,连天空中的太阳都分裂成三个诡异的色块。
这是...什么?小林的声音带着颤抖。
筛选场。阿雅轻声回答,她感到自己体内的逆熵之力正在与圆环产生共鸣,星穹之眼...正在审视我们。
圆环中央的开始波动,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一幅幅画面快速闪过:星火城在战火中化为焦土;地脉网络被彻底污染;人类在绝望中互相残杀...这些是失败的未来,是文明走向毁灭的无数种可能。
不...伊莎贝尔捂住嘴,它在展示我们的...弱点?
不完全是。阿雅闭上眼睛,努力平复内心的波动。她想起林晚留下的教导:星穹之眼并非审判者,而是警示者。它展示的并非注定发生的未来,而是基于当前文明状态所推导出的潜在风险。
突然,圆环中的景象定格了。画面中,星火城繁荣昌盛,地脉网络覆盖全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但在这片祥和的表象下,阿雅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协调——地脉能量的流动过于顺畅,几乎没有任何波动;人们的表情过于平静,缺乏情感的起伏;甚至连城市中的光影都保持着恒定的角度,仿佛时间已经停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