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檄传震海东,斯卢冥顽抗天威。
金城寨前旌旗蔽,奇兵天降破重围。
陷阵猛士血开路,楼船巨舰锁重扉。
元凶授首万邦慑,汉家明月照夷归。
肇元三年夏,大汉皇帝刘禅的最终通牒,如同一声惊雷,滚过朝鲜半岛南部丘陵密布的土地。辰韩斯卢部首领金阏智,在巨大的恐惧与膨胀的野心交织下,最终做出了他一生中最愚蠢的决定——拒绝伏罪,试图凭借险峻地形和与倭人的秘密约定,抗衡煌煌天汉。
二十日期限,在紧张压抑的气氛中倏忽而逝。期限届满第三日,黎明前的至暗时刻,斯卢部的核心堡垒——金城,还笼罩在一片沉寂与不安之中。哨兵们强打精神,警惕地注视着山下漆黑的山谷,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突然,一点火光在山下亮起,随即是第二点、第三点……眨眼间,成千上万支火把如同繁星般骤然点燃,将金城所在的河谷盆地照得亮如白昼!
汉军!庞大的汉军主力,如同神兵天降,已然列阵于金城之外!
战鼓声隆隆响起,沉重而富有节奏,敲打在每一个斯卢部民的心头,令人窒息。旌旗在火光照耀下猎猎作响,那狰狞的“汉”字与各种将军旌旗,宣告着天朝大军的降临。盔甲与兵刃的反光汇聚成一片冰冷的金属海洋,肃杀之气弥漫山谷,连夏夜的虫鸣都仿佛被彻底掐灭。
金阏智被亲随慌乱地叫醒,连滚带爬地冲上寨墙。当他看到山下那无边无际的军阵、那严整的队形、那森然的杀气时,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天灵盖,脸色变得惨白如纸。他虽预想过汉军会来,却万万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军容如此之盛!
“放……放箭!快放箭!守住!给老子守住!”金阏智声嘶力竭地吼叫,声音却带着无法掩饰的颤抖。他只能拼命抓住“寨墙险固”这根救命稻草。
寨墙上的斯卢士兵慌忙张弓搭箭,稀稀落落的箭矢朝着山下射去,大多无力地落在汉军阵前百步之外,徒劳地插在地上。而汉军前阵,由邓艾亲自指挥的五千山地营精锐,只是沉默地立盾、举弩,并未急于进攻。这种沉默的威压,远比喧哗的冲锋更令人恐惧。
***
邓艾立马于阵前,面色沉静如水。他并未急于命令强攻正面寨墙,那只会徒增伤亡。他的目光,早已投向金城后山那更为陡峭、因而守备也必然相对松懈的区域。
“时机已到。”邓艾对身旁的传令兵低声道,“发信号,令奇袭队动手。”
一支响箭带着尖锐的啸音射向夜空。
早在数日前,邓艾便从归化的韩人向导口中,得知了一条极其隐秘、可迂回通往金城后山的采药小径。他当即精选三千山地营锐士,由一名果敢的军侯率领,携带强弩、飞钩、绳索,趁夜提前出发,跋涉数十里险峻山路,如同幽灵般潜行至预定攻击位置,静静地等待着正面佯攻开始的信号。
信号响起!
后山密林中,三千汉军如同苏醒的猛虎,猛然扑出!
“风!风!大风!”怒吼声打破了后山的寂静。
无数支弩箭如同疾风骤雨般射向寨墙!后山的斯卢守军本就不多,且猝不及防,顿时被射倒一片,惊呼惨叫之声四起。
“上钩索!攀上去!”汉军军官大声命令。
身手矫健的山地营士兵奋力抛出飞钩,牢牢抓住木石结构的寨墙顶端,口衔利刃,手足并用,如同灵猿般迅速向上攀爬!偶有守军冒头试图砍断绳索或推下滚木,立刻被下方精准的弩箭射穿!
不断有汉军士兵成功登寨,与惊慌失措的守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格斗。山地营士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往往三五人一组,刀盾配合,杀得守军节节败退。后山防线,顷刻间岌岌可危!
“报——!!首领!不好了!后山!后山发现大量汉军!已经……已经快杀上来了!”一名浑身是血的传令兵连滚带爬地冲到正面寨墙,向金阏智哭喊。
“什么?!”金阏智如遭雷击,险些瘫倒在地,“后山?!他们怎么上去的?!快!快调人去后山!一定要堵住!堵住!”他疯狂地嘶吼着,将正面本就不算充裕的守军大量抽调往后方。
***
一直在侧翼高地密切关注战局的钟会,看到正面寨墙上守军明显减少、出现混乱,眼中精光一闪!
“时机至矣!陷阵营!进攻!”
咚!咚!咚!
进攻的战鼓声陡然变得急促而激昂!
早已蓄势待发的两千陷阵营重甲步兵,闻令而动!
这些挑选自各军的大力士,身披数十斤的重铠,手持巨盾长兵,步伐沉重而统一,如同移动的钢铁丛林,开始向正面寨墙推进!沉重的脚步声汇聚在一起,仿佛大地都在颤抖。
“弩箭掩护!”钟会令旗挥下。
部署在两翼的山地营弩手们,再次以密集的箭雨覆盖寨墙,压制得残存的斯卢守军几乎抬不起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